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要闻动态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修辞手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修辞手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很多人还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修辞手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哲理: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2、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3、出自:朱熹[南宋]《观书有感》。

4、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释义: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7、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8、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

9、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

10、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

11、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12、为有源头活水来。

13、”“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是一个代词,相当于“它”,“问渠”就是“问它”。

14、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

15、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

16、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

17、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

18、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19、“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

20、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21、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

22、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

23、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

24、“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

25、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