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要闻动态 >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太史公)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太史公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起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太史公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起点明中心,增加作者个人看法的作用。

2、出处:汉·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4、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5、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6、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7、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8、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9、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0、”白话释义: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作赋被人称赞。

11、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

12、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

13、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

14、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15、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

16、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

17、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18、扩展资料写作背景:无封元年(前110)临终时嘱咐司马迁继写史书。

19、父卒三年后,司马迁继父任太史令,开始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

20、二十岁时,游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地,并到庐山和会稽考察传说中的“禹疏九河”等遗迹,经院水和湘水流域,凭吊屈原沉水的汨罗江,在曲阜,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

21、回长安后任郎中。

22、三十五岁时二次出游,广泛地接近下层人民。

23、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人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意在待机答汉,因此触怒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

24、司马迁为完成《史记》,隐忍苟活。

25、出狱后任中书分,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中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记》,人称《太史公书》。

26、文章赏析:司马迁认为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是正确的。

27、屈原是楚国的贵族。

28、当时,秦国兵力最强。

29、但是楚国和齐国从亲,是可以抵抗强秦的,因为楚国疆土最大,齐国财力最富,而且楚、齐从亲,其他山东之国也会跟楚齐一道合纵来共同对付秦国。

30、如果楚王能始终用屈原的外交主张,并且修明内政,那当时的天下还不知鹿死谁手。

31、本传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楚国和齐、秦的关系,从历史的教训来证明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的正确。

32、当楚怀王重用屈原任为左徒的时候,齐、楚从亲,秦国不敢侵犯。

33、等到楚怀王听信了上官大夫的毁谤而疏远了屈原之后,秦国就令张仪来离间齐楚的关系,破坏两国的联盟,以便各个击破。

34、张仪骗楚王说,楚国如能和齐国绝交,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35、楚怀王贪图便宜,便当真和齐国绝交。

36、张仪又说是献地六里,不是六百里。

37、楚怀王大怒,就兴兵伐秦。

38、楚国没有了齐国的援助,弄得损兵折将,丧权失地。

39、这才又命屈原出使于齐,和齐国恢复邦交。

40、秦国又说把汉中地还给楚国来讲和。

41、楚怀王因为恨透了张仪,说不愿得地,愿得张仪才甘心。

42、张仪居然来到楚国,收买了楚王的宠臣靳尚和宠姬郑袖,竟又安然返国。

43、等到屈原从齐国回来,问楚王为什么不杀张仪,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44、这样,又上了秦国的当。

45、其后,诸侯兵击楚,楚又大败。

46、其后,秦又骗楚怀王到秦国去,屈原劝他不要去,可是他听了他的幼子子兰的话到秦国去了。

47、果然一到秦国,秦国就不放他回去,要挟他割让土地,终至客死于秦。

48、他的儿子顷襄王忘却血海深仇,反而向秦屈膝,重用亲秦派子兰等人,放逐屈原。

49、后来楚竟为秦所灭。

50、这些事实充分表明了楚国亲齐,秦国就不敢侵犯;亲秦,就吃秦国的大亏。

51、司马迁对屈原的政治才能是异常推崇的。

52、本传说屈原的《离骚》是“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5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54、”他还慨叹说:“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55、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56、”可见司马迁认为屈原所理想的政治就是唐虞三代那样的政治,认为屈原主张举贤授能。

57、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这种政治倾向是强烈的。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