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十几二十年未完工的建筑已经成为网络名人的热门景点
那一头,未完工的一百二十年楼杂草丛生,却成了网络名人中的打卡景点。
就这样,大家等了8年,房子还是没交,家还是被泥墙围着。一些业主别无选择,只能搬到床上或搭起帐篷居住.
破败的烂尾楼已经悄然上演了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大片。
一个
公元前607年,宋军在敌营的总教练华远看起来很傻。
春秋时期,宋与郑对峙。为了鼓舞士气,华源下令杀羊军,除了他的马夫,三人都分了一份。
万万没想到,这个讨厌的马夫直接用他的战车开着对方阵营,把教练华远交给了敌人。
关键人物陷入了迷雾,宋军被打败了。
公元2014年,监狱里的联邦房地产“教练”李生看起来也很傻。
万万没想到,地方官员和情敌,却能导致他受贿。李生在祥云国际销售处被当局带走。
也是关键人物意外落网。祥云国际失去实际操盘手,资金流迅速断裂,项目被冻结。
在李生被拿走之前,联邦房地产处于高光时期,也是河北房地产圈的一个著名标志。
投资170亿元的石家庄超级市场祥云国际,几乎把联邦地产带到了人生的巅峰。
位于石家庄火车站黄金地段,占地1300多亩宅基地,400多亩商业用地,将按计划建设:
吃遍全国,买遍全世界,玩遍全世界。
具有教堂般圆顶屋顶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欧洲建筑风格多姿多彩。一个合适的“城市之窗”。
与其在石家庄做欢乐谷,不如和美国迪士尼竞争。
整个项目可谓高举高打,每一块砖瓦都是资本的凝结。
很多“李庄人”还记得祥云国际的盛大开业。
2012年,联邦地产是第一家在河北艺术中心开市的开发商。2000多人的大厅人头攒动,当天发布的699套房几乎售罄,创造了当地开盘销售记录。
当时,争相买房的人有没有想过:
“城市之窗”瞬间变成“城市之疮”。
祥云国际交易会是河北最大的烂尾楼。
如今,六年的未竟事业,几十栋危房的门窗都枯萎了,杂草丛生。在此期间行走,就像置身于一个充满异国风情的国际鬼城。
神奇的是,未完成的事业让业主们撕心裂肺的祥云国际,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观看、猎奇,成为石家庄非著名网红的打卡地。
殊途同归,祥云国际终于变成了迪士尼,只有鬼屋版。
2
相比之下,才未完工6年的石家庄祥云国际,只是广州澳洲别墅前的小弟。
澳洲别墅,号称广州最大的未完工建筑,是澳洲人粗心大意而生的。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292栋建筑占地数千英亩,历时24年。
每套平均售价30多万元,在1996年绝对是一笔巨款。澳洲别墅是当时广州有名的有姓豪宅。
然而,很多显赫的业主并没有等到去世才成为“业主”。
别墅的开发商是归国华侨胡耀之。70年代移民澳大利亚发家,90年代回国投资房地产。这两个选中的节点似乎踩准了。
当时投资中国房地产有点难。
然而,随着首席财务官出走时资金链的断裂,胡耀之雄心勃勃的地产大亨梦也随之破灭。
《广州日报》用他的自我报告作为文章的标题:
我想吃螃蟹,但我被杀了。
胡耀之不是唯一被螃蟹咬死的大亨。
1992年,史玉柱在汉卡软件上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巨人集团兴高采烈,决定在美丽的珠海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建筑,叫做巨人大厦。
钍
即使史玉柱口袋里只有足够的钱来堆这座巨楼。
就在大厦即将破土动工之际,巨人集团在市场变革中遭遇了金融危机。可以想象,如履薄冰的巨人大厦破土而出,变成了一个永远长不高的侏儒。
自1997年停工以来,中国最高的建筑史玉柱已经有23年没有完工。
“中国X最高”系列烂尾楼并不少见。房地产黑马潘苏通斥巨资打造了天津第一高楼天津117大厦,资金短缺12年。绿地中心是武汉最高的125层建筑,经过十年的建设,同时建成又同时被砍掉,频频有报道称因资金问题被关停。
今天高楼关门,看着嘉诚的空泪。
胡耀之,史玉柱,还有很多有野心的人最终都被烂尾埋没了。
三
与那些壮丽而充满活力的景色相比,许多年轻人更喜欢满目疮痍的样子。
和异域风情的祥云国际一样,原华赖昌星也停留在厦门环岛东路白石堡遗址附近未完工的尾部
楼,也是文青口口相传的“厦门版圣托里尼”“低配版天国阶梯”,网红打卡又一圣地。灯光一打,照片一P,要复古还是要梦幻,烂尾楼都可以配合。
城市里被遗弃、被定格在某个时代的烂尾楼,在这些局外人看来是独特的城市奇观。
而对于买了烂尾楼的局中人而言,却是场醒不过来的苦难噩梦。
比如昆明楼盘别样幸福城,楼不如其名,带给业主的只有别样心酸。
8年等待,5年烂尾,不通水电、没有电梯,楼下荒草丛生,这样一个完全不适宜现代人类居住的场所,还是被30多个没有退路的业主当作容身之处。
图片源自《中国新闻周刊》
别样幸福城位于昆明巫家坝CBD核心区,是官渡区上苜蓿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本来有9个地块,其中8块为宅地,在1号、2号、3号建好交付后,4号地烂尾,6号、7号、8号没开发。5号地本来也烂尾,但被业主自救给救活了。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最近一个月有30多户家庭搬进4号地烂尾楼,由于失业或原住处租约到期等原因。
住在不具备交付条件的烂尾楼里,各级政府自然不答应,告示一张接一张,要求大家搬离。有人建议大家向5号地业主学习,积极筹款“自救”。
但4号地业主说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5号地块是空军部队和省某统计单位的团购房,他们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我们是散户买房,购房时积蓄基本花光,凑不出多少钱了。
整个4号地总共有12栋楼1255套房子,也就是说,感到别样心酸的业主上千个。
曾经风风火火“造城”的昆明,“造”了很多烂尾项目,有媒体统计,巅峰时有40个以上。
花巨资买房没住上,还得再花巨资自己盖房。
都说买不起房绝望,但也没买了烂尾楼来得绝望。
4
在房价飞涨的时代,寸土寸金。穷人无处安身,富人忧心增值。
而在飞速变迁的城市中,却总有烂尾楼空占一隅,既任性又奢侈。
只要你对城市足够的熟悉,就会知道这样的荒诞一幕四处上演。
不过三线以上城市的烂尾楼还是比小城市要幸运许多,越大的城市越高的土地回报总是多些转危为安的生机。
如今上海陆家嘴(600663,股吧)“三件套”中的“瓶起子大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曾停工7年,被戏称为世界第一烂尾楼。到了今天不也成了五光十色的陆家嘴地标式建筑。
再比如广州的中国第一烂尾楼中诚广场,遭遇资金危机,十多年里数百场官司,造福无数律师所。最终,这栋背后错综复杂的大楼还是被中石化收购更名,建成运营。
四线以下小城的烂尾楼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方面,土地回报低,接盘侠少;另一方面,能级越小的城市行政效率普遍越低,财政底子也弱,要盘活一个烂尾楼不易。
最致命的烂尾通病,不分一线北上深广还是十八线不知名小城,倒是如出一辙。
“以小博大,十万两银子做百万两的生意。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这就是会做生意。”
清代大名鼎鼎红顶徽商胡雪岩的生意经如是说。
胡雪岩的经营理念,早就在如今的房地产开发领域被继承、发扬、光大。
八坛七盖属于保守操作,plus版的十坛三盖才是基本玩法。
要是盖不住了怎么办?那就又会诞生一个二元魔幻烂尾楼。
有人在楼上住着,有人在楼下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