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赛道-跨界+创新地产峰会暨地产创新实验室成立发布会
9月1日,在《未来赛道-跨界+创新地产峰会暨地产创新实验室成立发布会》上,弘阳集团总裁助理罗艳兵从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利用产业、文化、科技打造智慧老城镇,旧貌换新颜。
分享一下这半年多来,我在工作上总结的一下小技巧:
如何快速地做出一些成绩,在这上面要懂得转变思路,这个思路的转变不在技术。大家都知道老板视报表为顶上明珠,对于一名“新兵”CIO来说,想在短时间内把报表搞准、搞透非常难。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充分利用秘书组,去分析他们收集上来的报表,然后再将其信息化。想要做出成绩,需要发挥每个关键岗位的价值。
推动企业业务变革,不顺畅、不配合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有些事情不能等,业务不提,就拉他们参加培训,自己讲不清楚就找能讲清楚的来讲,培训会上如果没有问题,就立刻立项通过,做到培训即立项。
现在我们回到主题本身,先看一下。
在南京江北新区这片土地上,弘阳集团用了22年的时间,打造了一座繁华的城镇--“弘阳小镇”。面积大约8平方公里,有20万左右的用户和55万平方的商业综合体,是一个天然小镇。
智慧小镇 蓄势待发
智慧老城镇是很多房企不愿意碰的。相较于新城镇既出面子又出光彩,打造智慧老城镇显然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件事。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欢迎大家有空的时候来这个地方看一下。南京江北,是一个国家级新区,全国第十三个国家级新区,跟浦东新区定位一样,定位很高,地段又好,整个新区800平方公里,但是基础落后,起点较低。弘阳商圈的房子都是我们以前造的,过了这么长时间要升级。我们内部重新规划以后叫888工程,代表三个意思:8平方公里是To C,我自有的;80平方公里是To B,将来引进B端来做;800平方公里是To G,协助政府服务社会。
大家再看一下地理位置,南京长江大桥,这个桥是第一座长江上的大桥,现在翻新,12月份开放。大桥过去第一站就是弘阳广场,旁边有商圈和大量住宅,一个商圈50万方,都是自己持有,我把周边的地铁线全部测量过,发现这里虽有地铁进出,但对核心商圈并不方便,因此就会有城市短泊需求,有了需求就可以找商家来谈,在这个8平方公里的地方,梳理了100多个方面的需求,规划了十几种小镇概念。最近,我接触了50多家独角兽公司,在这里为他们寻找B端试验点。因此,在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上,一定要解了城市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协助当地政府服务社会,帮助企业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双赢、多赢。
22年筑造了一座“弘阳城”
再来看这张图,这么大的商圈,弘阳广场在这里,周围全部是小区,每个小区都有几千户,拥有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全部都是南京江南过来的,因为原来那边房价高,这边房价低,当年的年轻人已经成长为中年人,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城镇,家庭结构多是三代同堂,有需求又有购买力,正好是这个时机,点位也非常不错。
智慧老城镇从来没有人做过,现在要去做,就要动用各种资源来推进,推进的过程还是蛮辛苦的,包括各类优质B端资源都要接触。
旧貌换新颜
弘阳广场从这头到那头一眼看不到头,这个商场有建材、家具、儿童、游乐、酒店等。包括摩天轮、过山车,原来是室内的,现在可以从室内穿到室外去,吸引外面的人,把人流带进来。把摩天轮做成婚纱、旅游主题,下来有拍照的地方,如果两个人下来没有合影就没有谈成,如果合影了就是谈成了。可以说创新无处不在。
现在这里有交通、教育、医疗、酒店、零售、各种业态都有,但是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互联互通?如何旧貌换新颜?不可能一年半年就能做到,但是也不可能一两个月还没有动,要行在当下。
携手腾讯打造入口
智慧城市离不开互联网,联合BAT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腾讯,因为8平方公里小区是由弘阳物业管理的,有人就有社交,基于这一点联合腾讯肯定是没有错的。当时腾讯有很多产品线,我们在众多产品线中挑选了一条,从腾讯海纳社区去洽谈,经过腾讯严格的筛选以后,与我们签署框架协议。
“弘停车”平台 实现集中管理
停车问题是这里老大难的问题。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停车系统,且各个小区使用的品牌大都不一样,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因此,我们要做一个能跟各个系统兼容的平台。平台要轻,数据要通。抓住他的收费属性和客户属性。现在我们做了一个弘停车,实现集中管理,并将此成熟应用拓展到其他小区,把数据留下来,实现全域智能停车,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并且提升了停车收入。
用环保理念做城镇
我们用环保的理念建设智慧小镇,与同济大学和博锐尚格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示范性基地,成为中国地产行业完成产学结合探索并成功落地的第一家企业,也是同济大学的首家示范合作企业。相关绿建节能方面的改造,预计可实现节约能耗投入20%-30%(约80万/年的电费支出)。
这些创新的事情对企业百利而无一害,按流程做肯定没有什么问题,就看谁牵头,IT可以牵头吗?尝试过,可以的,只要为公司有利的就可以去做。
“弘生活”平台 新零售创新
新零售创新,我们有一个弘生活平台,打通社区与商业,社区物业需要为业主嫁接好的商品与服务,是“以人聚商”的模式;商业是以商品与服务吸引消费者,是“以商聚人”的模式,两种模式有机结合、相互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