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带拼音(象形文字的演变)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带拼音,象形文字的演变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 汉字的形体演变 从成体系的汉字算起,汉字的形体演变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2、这个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3、 (一)甲骨文。
4、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材料就是甲骨文。
5、所谓“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6、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的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
7、根据考古证明,小屯村附近就是殷王朝的首都。
8、经过八十年的不断挖掘,获得有文字的甲骨大约有十六七万片。
9、在考古学家的长期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对三千五百多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两千个左右。
10、不认识的字多是人名、地名、族名等。
11、 奴隶时代的殷王朝是非常崇拜神的,每逢一事,总要问卜。
12、比如出外田猎,设祭祈年,操戈征伐,风雨晦冥等都要问卜。
13、从已发现的甲骨文可知,甲骨文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卜辞”。
14、郭沫若同志的《殷契萃编》和《卜辞通纂》,就是研究甲骨卜辞的专著。
15、 甲骨卜辞中所用的字是很有限的,有一些字可以肯定地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了的。
16、可是因为在卜辞中没有用到它,所以它就至今没有问世。
17、比如“民”这个字,在周朝初年的青铜器上曾多次见到,都是用一把锥子刺瞎一只眼睛的意思,所以“民”就代表上古的奴隶【青铜器上的“民”字: ■(《盂鼎》)■(《克鼎》)■(《秦公簋》)】。
18、但“民”字在甲骨文中却至今还没有发现。
19、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
20、 “止”:■、■、■ (是脚的象形) “牢”:■、■、■(是圈牛羊的地方) “车”:■,■、■(是战车的象形) (2)行文的程式不统一。
21、从左到右的,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也相当困难。
22、 (3)因为文字是用钢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细而硬,而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23、 另外,根据考古分析,在殷商之时除了甲骨文之外,一定还有竹书和帛书。
24、因为在甲骨文中已经有“册”字了,很像韦编的竹简的样子【甲骨文■(册)】,另外也还有“典”字了,很像两手捧着“册”的样子,所以后世称重要著作为“经典” 【甲骨文■(典)】。
25、那么为什么至今尚未见到殷朝的竹木简书呢?这是因为竹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很可能早就腐朽了。
26、 (二)金文。
27、金文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
28、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
29、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
30、另外还有“铜器铭文”、“吉金文字”、“彝器款识”等名称。
31、 周代的文化比殷代的文化繁荣得多,典籍文物极为丰富。
32、周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相信鬼神,所以甲骨卜辞也就让位于金文了。
33、 金文,当然殷代末期也有,但毕竟很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
34、周代不仅铭器的数量多,而且铭器上的字数也多。
35、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成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三个帝王康王钊时的《大盂鼎》有291个字;西周第十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
36、这样的洋洋大现在殷代是根本没有的。
37、 在西周的时代,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
38、可是到了东周,诸侯称霸力政,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
39、从字的形体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
40、特别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这就是所谓“鸟虫书”、“缪篆”,比如“楚”字“王”字就是【缪篆■(楚)、■(王)】。
41、 从内容上看,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王的赏赐等。
42、 从形体上看,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
43、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主要有三: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44、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字形显得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45、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
46、比如“射”字像弓箭形,第三种写法的后面还有一只手【“射”的各种写法:■ ■■】“虫”字像虫子弯曲形,第三种写法的上面还有两只眼【“虫”的各种写法:■■■】。
47、 另外,在解放前的长沙地区还出土过帛书,是楚国墓葬品。
48、令人气愤的是这件国宝在1946年被中华民族的败类卖给了美国人,后来藏在美国的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至于简书、印玺文、陶文、货币文、兵器刻款等,解放后在长沙、信阳等地曾多次发现,不过多属于草率急就的文字,远不如钟鼎文那样工整。
49、 (三)篆书。
50、对于“篆书”这个名称,历来就有争论。
51、郭沫若同志说:“篆者,掾也;掾者,官也。
52、”(掾,音院,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
53、)这就是说,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
54、 在秦始皇时代,官事颇多,官书浩繁。
55、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
56、”“石”(dàn担)是一百二十斤,可见秦始皇一天要亲自过目一百二十斤用竹木简写成的官文书。
57、这些“官书”就是“篆书”。
58、但当时还没有这个名称,直到汉代的“隶书”出现以后,才把以前施于官掾的“文书”叫做“篆书”。
59、所以“篆书”是对“隶书”而言的。
60、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1)大篆——许慎说:“宣王太史籀(音宙)作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61、”(《说文解字·叙》)班固也说:“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
62、建武时亡其六篇矣。
63、”(《汉书·艺文志》)这些说法比较可靠,因为宣王是周朝的中兴之主,他在位的四十六年,作到了“内修政事,外攘夷狄”。
64、所以当时有对文字进行整理和统一的良好条件。
65、 大篆的真迹就是“石鼓文”。
66、唐初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了十个像鼓子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有文字,人们称之为“石鼓文”。
67、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的。
68、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而与小篆倒是很接近。
69、比如是、庶、吾三个字,石鼓文的写法与小篆的写法相类似【石鼓文■(是)、■(庶)、■(吾)】。
70、 大篆的特点:1.线条化达到了完成的程度,线条均匀而柔婉。
71、2.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72、3.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
73、4.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
74、 《说文解字》根据残存的九篇大篆,收进了223个“籀文”(即大篆),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大篆的重要材料。
75、 (2)小篆——春秋战国时,各国的文字形体大不一样,这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有关,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76、许慎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77、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78、”(《说文解字·叙》)这段话是说,秦统一了中国后也统一了文字。
79、小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成的。
80、这些看法很有道理。
81、但决不能说小篆是出于李斯一人之手,他很可能主持过文字的统一工作。
82、大篆变为小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1) 形变: (皮) (柳) 大篆:■ ■ 小篆:■ ■ (2) 伪变: (则) (饴) 大篆:■ ■ 小篆:■ ■ (3) 省变: (车) (祟) 大篆:■ ■ 小篆:■ ■ 在以上这三种变化方式中以省变为主,这是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
83、 《说文解字》是典型的小篆体,线条规整,书写美 观。
84、如《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之罘(fú浮)刻石》、《峰山刻石》等,相传都是李斯的手笔。
85、 (四)隶书。
86、在秦朝初年,官书都是用小篆书写,而在民间通行的却是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草篆”。
87、这种草篆的特点是:笔势趋直,笔画趋简,书写方便,当时的帝王秦始皇却是鼓励人们写隶书的初成字——“草篆”。
88、 隶书是由草篆演变而成,那是肯定无疑的。
89、但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隶书为下杜人程邈所作,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肯定地说隶书是程邈所创,其实这都是一种传说,不可置信。
90、程邈很可能是最初用草篆呈文而受到秦始皇奖励的“ 二、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简化字是指原来结构复杂,笔画多,后来人们在运用中,人们对它进行了改造、简化,由此而产生的笔画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就是简化繁体字,取代繁体字的、笔画结构简单的汉字。
91、繁体字就是笔画结构复杂,被简化字取代,现在在一般场合已经不使用的那些汉字。
92、例如“据、惧、娄、郁、龟、灶、灭”是简化字,而与这些字相应的“据、惧、楼、郁、龟、灶、灭”是繁体字,这些繁体字今天在我们日常文字工作中已经被简化字取代,不再使用,是现代汉字规范化的对象。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