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传的传怎么读(陶侃传)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陶侃传的传怎么读,陶侃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晋书》 卷六十六 列传第三十六 刘弘 陶侃 ……(前面是写刘弘的内容,略)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
2、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
3、父丹,吴扬武将军。
4、侃早孤贫,为县吏。
5、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髟皮},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
6、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
7、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
8、”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
9、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
10、有能名,迁主簿。
11、会州部从事之郡,欲有所按,侃闭门部勒诸吏,谓从事曰:“若鄙郡有违,自当明宪直绳,不宜相逼。
12、若不以礼,吾能御之。
13、”从事即退。
14、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
15、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独曰:“资于事父以事君。
16、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乃请行。
17、众咸服其义。
18、长沙太守万嗣过庐江,见侃,虚心敬悦,曰:“君终当有大名。
19、”命其子与之结友而去。
20、 夔察侃为孝廉,至洛阳,数诣张华。
21、华初以远人,不甚接遇。
22、侃每往,神无忤色。
23、华后与语,异之。
24、除郎中。
25、伏波将军孙秀以亡国支庶,府望不显,中华人士耻为掾属,以侃寒宦,召为舍人。
26、时豫章国郎中令杨晫,侃州里也,为乡论所归。
27、侃诣之,晫曰:“《易》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
28、”与同乘见中书郎顾荣,荣甚奇之。
29、吏部郎温雅谓晫曰:“奈何与小人共载?”晫曰:“此人非凡器也。
30、”尚书乐广欲会荆扬士人,武库令黄庆进侃于广。
31、人或非之,庆曰:“此子终当远到,复何疑也!”。
32、庆后为吏部令史,举侃补武冈令。
33、与太守吕岳有嫌,弃官归,为郡小中正。
34、 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
35、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
36、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
37、”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
38、 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
39、侃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
40、敏遣其弟恢来寇武昌,侃出兵御之。
41、随郡内史扈瑰间侃于弘曰:“侃与敏有乡里之旧,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志,则荆州无东门矣。
42、”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岂有是乎!”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
43、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
44、又加侃为督护,使与诸军并力距恢。
45、侃乃以运船为战舰,或言不可,侃曰:“用官物讨官贼,但须列上有本末耳。
46、”于是击恢,所向必破。
47、侃戎政齐肃,凡有虏获,皆分士卒,身无私焉。
48、后以母忧去职。
49、尝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时人异之。
50、 服阕,参东海王越军事。
51、江州刺史华轶表侃为扬武将军,使屯夏口,又以臻为参军。
52、轶与元帝素不平,臻惧难作,托疾而归,白侃曰:“华彦夏有忧天下之志,而才不足,且与琅邪不平,难将作矣。
53、”侃怒,遣臻还轶。
54、臻遂东归于帝。
55、帝见之,大悦,命臻为参军,加侃奋威将军,假赤幢曲盖轺车、鼓吹。
56、侃乃与华轶告绝。
57、 顷之,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
58、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江劫掠。
59、侃令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
60、劫果至,生获数人,是西阳王羕之左右。
61、侃即遣兵逼羕,令出向贼,侃整阵于钓台为后继。
62、羕缚送帐下二十人,侃斩之。
63、自是水陆肃清,流亡者归之盈路,侃竭资振给焉。
64、又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
65、而帝使侃击杜弢,令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受侃节度。
66、侃令二将为前锋,兄子舆为左甄,击贼,破之。
67、时周顗为荆州刺史,先镇浔水城,贼掠其良口。
68、侃使部将朱伺救之,贼退保泠口。
69、侃谓诸将曰:“此贼必更步向武昌,吾宜还城,昼夜三日行可至。
70、卿等认能忍饥斗邪?”部将吴寄曰:“要欲十日忍饥,昼当击贼,夜分捕鱼,足以相济。
71、”侃曰:“卿健将也。
72、”贼果增兵来攻,侃使朱伺等逆击,大破之,获其辎重,杀伤甚众。
73、遣参军王贡告捷于王敦,敦曰:“若无陶侯,便失荆州矣。
74、伯仁方入境,便为贼所破,不知那得刺史?”贡对曰:“鄙州方有事难,非陶龙骧莫可。
75、”敦然之,即表拜侃为使持节、宁远将军、南蛮校尉、荆州刺史,领西阳、江夏、武昌,镇于沌口,又移入沔江。
76、遣朱伺等讨江夏贼,杀之。
77、贼王冲自称荆州刺史,据江陵。
78、王贡还,至竟陵,矫侃命,以杜曾为前锋大督护,进军斩冲,悉降其众。
79、侃召曾不到,贡又恐矫命获罪,遂与曾举兵反,击侃督护郑攀于沌阳,破之,又败朱伺于沔口。
80、侃欲退入涢中,部将张奕将贰于侃,诡说曰:“贼至而动,众必不可。
81、”侃惑之而不进。
82、无何,贼至,果为所败。
83、贼钩侃所乘舰,侃窘急,走入小船。
84、朱伺力战,仅而获免。
85、张奕竟奔于贼。
86、侃坐免官。
87、王敦表以侃白衣领职。
88、 侃复率周访等进军人湘,使都尉杨举为先驱,击杜弢,大破之,屯兵于城西。
89、侃之佐史辞诣王敦曰:“州将陶使君孤根特立,从微至著,忠允之功,所在有效。
90、出佐南夏,辅翼刘征南,前遇张昌,后属陈敏,侃以偏旅,独当大寇,无征不克,群丑破灭。
91、近者王如乱北,杜弢跨南,二征奔走,一州星驰,其余郡县,所在土崩。
92、侃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子来之众,前后累至。
93、奉承指授,独守危厄,人往不动,人离不散。
94、往年董督,径造湘城,志陵云霄,神机独断。
95、徒以军少粮悬,不果献捷。
96、然杜弢慑惧,来还夏口,未经信宿,建平流人迎贼俱叛。
97、侃即回军溯流,芟夷丑类,至使西门不键,华圻无虞者,侃之功也。
98、明将军愍此荆楚,救命涂炭,使侃统领穷残之余,寒者衣之,饥者食之,比屋相庆,有若挟纩。
99、江滨孤危,地非重险,非可单军独能保固,故移就高莋,以避其冲。
100、贼轻易先至,大众在后,侃距战经日,杀其名帅。
101、贼寻犬羊相结,并力来攻,侃以忠臣之节,义无退顾,被坚执锐,身当戎行,将士奋击,莫不用命。
102、当时死者不可胜数。
103、贼众参伍,更息更战。
104、侃以孤军一队,力不独御,量宜取全,以俟后举。
105、而主者责侃,重加黜削。
106、侃性谦冲,功成身退,今奉还所受,唯恐稽迟。
107、然某等区区,实恐理失于内,事败于外,豪厘之差,将致千里,使荆蛮乖离,西嵎不守,唇亡齿寒,侵逼无限也。
108、”敦于是奏复侃官。
109、 韬将王贡精卒三千,出武陵江,诱五溪夷,以舟师断官运,径向武昌。
110、侃使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夜趣巴陵,潜师掩其不备,大破之,斩千余级,降万余口。
111、贡遁还湘城。
112、贼中离阻,杜弢遂疑张奕而杀之,众情益惧,降者滋多。
113、王贡复挑战,侃遥谓之曰:“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
114、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天下宁有白头贼乎!”贡初横脚马上,侃言讫,贡敛容下脚,辞色甚顺。
115、侃知其可动,复令谕之,截发为信,贡遂来降。
116、而韬败走。
117、进克长沙,获其将毛宝、高宝、梁堪而还。
118、 王敦深忌侃功。
119、将还江陵,欲诣敦别,皇甫方回及朱伺等谏,以为不可。
120、侃不从。
121、敦果留侃不遣,左转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以王广为荆州。
122、侃之佐吏将士诣敦请留侃。
123、敦怒,不许。
124、侃将郑攀、苏温、马俊等不欲南行,遂西迎杜曾以距暠。
125、敦意攀承侃风旨,被甲持矛,将杀侃,出而复回者数四。
126、侃正色曰:“使君之雄断,当裁天下,何此不决乎!”因起如厕。
127、谘议参军梅陶、长史陈颁言于敦曰:“周访与侃亲姻,如左右手,安有断人左手而右手不应者乎!”敦意遂解,于是设盛馔以饯之。
128、侃便夜发。
129、敦引其子瞻参军。
130、侃既达豫章,见周访,流涕曰:“非卿外援,我殆不免!”侃因进至始兴。
131、 先是,广州人背刺史郭讷,迎长沙人王机为刺史。
132、机复遣使诣王敦,乞为交州。
133、敦从之,而机未发。
134、会杜弘据临贺,因机乞降,劝弘取广州,弘遂与温邵及交州秀才刘沈俱谋反。
135、或劝侃且住始兴,观察形势。
136、侃不听,直至广州。
137、弘遣使伪降。
138、侃知其诈,先于封口起发石车。
139、俄而弘率轻兵而至,知侃有备,乃退。
140、侃追击破之,执刘沈于小桂。
141、又遣部将许高讨机,斩之,传首京都。
142、诸将皆请乘胜击温邵,侃笑曰:“吾威名已著,何事遣兵,但一函纸自足耳。
143、”于是下书谕之。
144、邵惧而走,追获于始兴。
145、以功封柴桑侯,食邑四千户。
146、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147、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148、”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149、 太兴初,进号平南将军,寻加都督交州军事。
150、及王敦举兵反,诏侃以本官领江州刺史,寻转都督、湘州刺史。
151、敦得志,上侃复本职,加散骑常侍。
152、时交州刺史王谅为贼梁硕所陷,侃遣将高宝进击平之。
153、以侃领交州刺史。
154、录前后功,封次子夏为都亭侯,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155、及王敦平,迁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余如故。
156、楚郢士女莫不相庆。
157、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
158、终日敛膝危坐,阃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159、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160、引接疏远,门无停客。
161、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162、”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
163、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
164、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
165、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166、”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167、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
168、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169、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
170、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171、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172、 暨苏峻作逆,京都不守,侃子瞻为贼所害,平南将军温峤要侃同赴朝廷。
173、初,明帝崩,侃不在顾命之列,深以为恨,答峤曰:“吾疆场外将,不敢越局。
174、”峤固请之,因推为盟主。
175、侃乃遣督护龚登率众赴峤,而又追回。
176、峤以峻杀其子,重遣书以激怒之。
177、侃妻龚氏亦固劝自行。
178、于是便戎服登舟,星言兼迈,瞻丧至不临。
179、五月,与温峤、庾亮等俱会石头。
180、诸军即欲决战,侃以贼盛,不可争锋,当以岁月智计擒之。
181、累战无功,诸将请于查浦筑垒。
182、监军部将李根建议,请立白石垒。
183、侃不从,曰:“若垒不成,卿当坐之。
184、”根曰:“查浦地下,又在水南,唯白石峻极险固,可容数千人,贼来攻不便,灭贼之术也。
185、”侃笑曰:“卿良将也。
186、”乃从根谋,夜修晓讫。
187、贼见垒大惊。
188、贼攻大业垒,侃将救之,长史殷羡曰:“若遣救大业,步战不如峻,则大事去矣。
189、但当急攻石头,峻必救之,而大业自解。
190、”侃又从羡言。
191、峻果弃大业而救石头。
192、诸军与峻战陈陵东,侃督护竟陵太守李阳部将彭世斩峻于阵,贼众大溃。
193、峻弟逸复聚众。
194、侃与诸军斩逸于石头。
195、 初,庾亮少有高名,以明穆皇后之兄受顾命之重,苏峻之祸,职亮是由。
196、及石头平,惧侃致讨,亮用温峤谋,诣侃拜谢。
197、侃遽止之,曰:“庾元规乃拜陶士行邪!”王导入石头城,令取故节,侃笑曰:“苏武节似不如是!”导有惭色,使人屏之。
198、侃旋江陵,寻以为侍中、太尉,加羽葆鼓吹,改封长沙郡公,邑三千户,赐绢八千匹,加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
199、以江陵偏远,移镇巴陵。
200、遣谘议参军张诞讨五溪夷,降之。
201、 属后将军郭默矫诏袭杀平南将军刘胤,辄领江州。
202、侃闻之曰:“此必诈也。
203、”遣将军宋夏、陈修率兵据湓口,侃以大军继进。
204、默遣使送妓婢绢百匹,写中诏呈侃。
205、参佐多谏曰:“默不被诏,岂敢为此事。
206、若进军,宜待诏报。
207、”侃厉色曰:“国家年小,不出胸怀。
208、且刘胤为朝廷所礼,虽方任非才,何缘猥加极刑!郭默虓勇,所在暴掠,以大难新除,威网宽简,欲因隙会骋其从横耳。
209、”发使上表讨默。
210、与王导书曰:“郭默杀方州,即用为方州;害宰相,便为宰相乎?”导答曰:“默居上流之势,加有船舰成资,故苞含隐忍,使其有地。
211、一月潜严,足下军到,是以得风发相赴,岂非遵养时晦以定大事者邪!”侃省书笑曰:“是乃遵养时贼也。
212、”侃既至,默将宗侯缚默父子五人及默将张丑诣侃降,侃斩默等。
213、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闻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214、苏峻将冯铁杀侃子,奔于石勒,勒以为戍将。
215、侃告勒以故,勒召而杀之。
216、诏侃都督江州,领刺史,增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十二人。
217、侃旋于巴陵,因移镇武昌。
218、侃命张夔子隐为参军,范达子珧为湘东太守,辟刘弘曾孙安为掾属,表论梅陶,凡微时所荷,一餐咸报。
219、 遣子斌与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走石勒将郭敬。
220、使兄子臻、竟陵太守李阳等共破新野,遂平襄阳。
221、拜大将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222、上表固让,曰:“臣非贪于畴昔,而虚让于今日。
223、事有合于时宜,臣岂敢与陛下有违;理有益于圣世,臣岂与朝廷作异。
224、臣常欲除诸浮长之事,遣诸虚假之用,非独臣身而已。
225、若臣杖国威灵,枭雄斩勒,则又何以加!”咸和七年六月疾笃,又上表逊位曰: 臣少长孤寒,始愿有限。
226、过蒙圣朝历世殊恩、陛下睿鉴,宠灵弥泰。
227、有始必终,自古而然。
228、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启手启足,当复何恨!但以陛下春秋尚富,余寇不诛,山陵未反,所以愤忾兼怀,不能已已。
229、臣虽不知命,年时已迈,国恩殊特,赐封长沙,陨越之日,当归骨国土。
230、臣父母旧葬,今在寻阳,缘存处亡,无心分违,已勒国臣修迁改之事,刻以来秋,奉迎窀穸,葬事讫,乃告老下籓。
231、不图所患,遂尔绵笃,伏枕感结,情不自胜。
232、臣间者犹为犬马之齿尚可小延,欲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龙,是以遣毋丘奥于巴东,授桓宣于襄阳。
233、良图未叙,于此长乖!此方之任,内外之要,愿陛下速选臣代使,必得良才,奉宣王猷,遵成臣志,则臣死之日犹生之年。
234、 陛下虽圣姿天纵,英奇日新,方事之殷,当赖群俊。
235、司徒导鉴识经远,光辅三世;司空鉴简素贞正,内外惟允;平西将军亮雅量详明,器用周时,即陛下之周召也。
236、献替畴谘,敷融政道,地平天成,四海幸赖。
237、谨遣左长史殷羡奉送所假节麾、幢曲盖、侍中貂蝉、太尉章、荆江州刺史印传启戟。
238、仰恋天恩,悲酸感结。
239、 以后事付右司马王愆期,加督护,统领文武。
240、 侃舆车出临津就船,明日,薨于樊溪,时年七十六。
241、成帝下诏曰:“故使持节、侍中、太尉、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诸军事、荆江二州刺史、长沙郡公经德蕴哲,谋猷弘远。
242、作籓于外,八州肃清;勤王于内,皇家以宁。
243、乃者桓文之勋,伯舅是凭。
244、方赖大猷,俾屏予一人。
245、前进位大司马,礼秩策命,未及加崇。
246、昊天不吊,奄忽薨殂,朕用震悼于厥心。
247、今遣兼鸿胪追赠大司马,假蜜章,祠以太牢。
248、魂而有灵,喜兹宠荣。
249、”又策谥曰桓,祠以太牢。
250、侃遗令葬国南二十里,故吏刊石立碑画像于武昌西。
251、 侃在军四十一载,雄毅有权,明悟善决断。
252、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253、苏峻之役,庾亮轻进失利。
254、亮司马殷融诣侃谢曰:“将军为此,非融等所裁。
255、”将军王章至,曰:“章自为之,将军不知也。
256、”侃曰:“昔殷融为君子,王章为小人;今王章为君子,殷融为小人。
257、”侃性纤密好问,颇类赵广汉。
258、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
259、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260、时武昌号为多士,殷浩、庾翼等皆为佐吏。
261、侃每饮酒有定限,常欢有余而限已竭,浩等劝更少进,侃凄怀良久曰:“年少曾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逾。
262、”议者以武昌北岸有邾城,宜分兵镇之。
263、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猎,引将佐语之曰:“我所以设险而御寇,正以长江耳。
264、邾城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群夷。
265、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寇虏,乃致祸之由,非御寇也。
266、且吴时此城乃三万兵守,今纵有兵守之,亦无益于江南。
267、若羯虏有可乘之会,此又非所资也。
268、”后庾亮戍之,果大败。
269、季年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
270、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
271、及疾笃,将归长沙,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仓库,自加管钥以付王愆期,然后登舟,朝野以为美谈。
272、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273、”尚书梅陶与亲人曹识书曰:“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
274、”谢安每言“陶公虽用法,而恒得法外意”。
275、其为世所重如此。
276、然媵妾数十,家僮千余,珍奇宝货富于天府。
277、或云“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
278、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279、又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
280、阍者以杖击之,因隧地,折其左翼。
281、及寤,左腋犹痛。
282、又尝如厕,见一人朱衣介帻,敛板曰:“以君长者,故来相报。
283、君后当为公,位至八州都督。
284、”有善相者师圭谓侃曰:“君左手中指有竖理,当为公。
285、若彻于上,贵不可言。
286、”侃以针决之见血,洒壁而为“公”字,以纸裛,“公”字愈明。
287、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288、 侃有子十七人,唯洪、瞻、夏、琦、旗、斌、称、范、岱见旧史,余者并不显。
289、 洪,辟丞相掾,早卒。
290、 瞻,字道真,少有才器,历广陵相,庐江、建昌二郡太守,迁散骑常侍、都亭侯。
291、为苏峻所害,追赠大鸿胪,谥愍悼世子。
292、以夏为世子。
293、及送侃丧还长沙,夏与斌及称各拥兵数千以相图。
294、既而解散,斌先往长沙,悉取国中器仗财物。
295、夏至,杀斌。
296、庾亮上疏曰:“斌虽丑恶,罪在难忍,然王宪有制,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
297、”亮表未至都,而夏病卒。
298、诏复以瞻息弘袭侃爵,仕至光禄勋。
299、卒,子绰之嗣。
300、绰之卒,子延寿嗣。
301、宋受禅,降为吴昌侯,五百户。
302、 琦,司空掾。
303、 旗,历位散骑常侍、郴县开国伯。
304、咸和末,为散骑侍郎。
305、性甚凶暴。
306、卒,子定嗣。
307、卒,子袭之嗣。
308、卒,子谦之嗣。
309、宋受禅,国除。
310、 斌,尚书郎。
311、 称,东中郎将、南平太守、南蛮校尉、假节。
312、性虓勇不伦,与诸弟不协。
313、后加建威将军。
314、咸康五年,庾亮以称为监江夏随义阳三郡军事、南中郎将、江夏相,以本所领二千人自随。
315、到夏口,轻将二百人下见亮。
316、亮大会吏佐,责称前后罪恶,称拜谢,因罢出。
317、亮使人于阁外收之,弃市,亮上疏曰:“案称,大司马侃之孽子,父亡不居丧位,荒耽于酒,昧利偷荣,擅摄五郡,自谓监军,辄召王官,聚之军府。
318、故车骑将军刘弘曾孙安寓居江夏,及将杨恭、赵韶,并以言色有忤,称放声当杀,安、恭惧,自赴水而死,韶于狱自尽。
319、将军郭开从称往长沙赴丧,称疑开附其兄弟,乃反缚悬头于帆樯,仰而弹之,鼓棹渡江二十余里,观者数千,莫不震骇。
320、又多藏匿府兵,收坐应死。
321、臣犹未忍直上,且免其司马。
322、称肆纵丑言,无所顾忌,要结诸将,欲阻兵构难。
323、诸将惶惧,莫敢酬答,由是奸谋未即发露。
324、臣以侃勋劳王室,是以依违容掩,故表为南中郎将,与臣相近,思欲有以匡救之。
325、而称豺狼愈甚,发言激切,不忠不孝,莫此之甚。
326、苟利社稷,义有专断,辄收称伏法。
327、” 范,最知名,太元初,为光禄勋。
328、 岱,散骑侍郎。
329、 臻字彦遐,有勇略智谋,赐爵当阳亭侯。
330、咸和中,为南郡太守、领南蛮校尉、假节。
331、卒官,追赠平南将军,谥曰肃。
332、 臻弟舆,果烈善战,以功累迁武威将军。
333、初,贼张奕本中州人,元康中被差西征,遇天下乱,遂留蜀。
334、至是,率三百余家欲就杜弢,为侃所获。
335、诸将请杀其丁壮,取其妻息,舆曰:“此本官兵,数经战阵,可赦之以为用。
336、”侃赦之,以配舆。
337、及侃与杜弢战败,贼以桔槔打没官军船舰,军中失色。
338、舆率轻舸出其上流以击之,所向辄克。
339、贼又率众将焚侃辎重,舆又击破之。
340、自是每战辄克,贼望见舆军,相谓曰:“避陶武威。
341、”无敢当者。
342、后与杜弢战,舆被重创,卒。
343、侃哭之恸,曰:“丧吾家宝!”三军皆为之垂泣。
344、诏赠长沙太守。
345、 史臣曰:古者明王之建国也,下料疆宇,列为九州,辅相玄功,咨于四岳。
346、所以仰希齐政,俯寄宣风。
347、备连率之仪,威腾阃外;总颁条之务,礼缛区中。
348、委称其才,《甘棠》以之流咏;据非其德,仇饷以是兴嗟。
349、中朝叔世,要荒多阻,分符建节,并紊天纲。
350、和季以同里之情,申卢绾之契,居方牧之地,振吴起之风。
351、自幽徂荆,亟敛豺狼之迹;举贤登善,穷掇孔翠之毛。
352、由是吏民毕力,华夷顺命,一州清晏,恬波于沸海之中;百城安堵,静寝于稽天之际。
353、犹独称善政,何其寡欤!《易》云“贞固足以干事”,于征南见之矣。
354、士行望非世族,俗异诸华,拔萃陬落之间,比肩髦俊之列,超居外相,宏总上流。
355、布泽怀边,则严城静柝;释位匡主,则沦鼎再宁。
356、元规以戚里之崇,挹其膺而下拜;茂弘以保衡之贵,服其言而动色。
357、望隆分陕,理则宜然。
358、至于时属云屯,富逾天府,潜有包藏之志,顾思折翼之祥,悖矣!夫子曰“人无求备”,斯言之信,于是有征。
359、 赞曰:和季承恩,建旟南服。
360、威静荆塞,化扬江澳。
361、戮力天朝,匪忘忠肃。
362、长沙勤王,拥旆戎场。
363、任隆三事,功宣一匡。
364、繄赖之重,匪伊舟航。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