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清平乐的读音(词牌名)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词牌名清平乐的读音,词牌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十六字令》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2、词牌格式平。
3、[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5、例词参考十六字令 〔宋〕蔡伸天。
6、休使圆蟾照客眠。
7、人何在?桂影自婵娟《捣练子》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8、词牌格式平仄仄,仄平平。
9、[仄]仄平平[仄]仄平。
10、[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1、例词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12、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13、-----李煜忆江南亦被称为:《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 《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14、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15、[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6、[仄]仄仄平平。
17、例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9、----白居易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20、(仄)仄平平(仄)仄平。
21、仄平平。
22、(仄)仄平平(仄)仄平。
23、例词参考忆王孙 〔宋〕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24、杜宇声声不忍闻。
25、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调笑令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
26、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
27、词牌格式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28、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29、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30、如梦令如梦令为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作,原名《忆仙姿》,因词中有二言叠句“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故改为《如梦令》。
31、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32、上去通押又名《宴桃源》、《不见》、《比梅》、《古记》、《如意令》、《无梦令》等。
33、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34、(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35、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36、例词参考如梦令 〔宋〕秦观遥夜月明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37、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38、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乌夜啼唐教坊曲名。
39、前蜀薛昭蕴词始名,三十六字,平仄韵转换。
40、上片三句,十八字,每句都用平韵。
41、下片四句,十八字,前两个三言句用仄韵,后两句转平韵。
42、上下片结句都是九字句,常用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句式。
43、李煜词用《乌夜啼》词牌,与四十七字的平韵《乌夜啼》调有别。
44、又名《相见欢》,《上西楼》、《月上瓜洲》、《古乌夜啼》、《西楼子》、《秋夜月》、《乌夜啼》、《忆真妃》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45、[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46、[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47、[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48、例词参考乌夜啼〔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49、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5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1、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2、长相思本为唐教坊曲。
53、调名出古乐府“上吉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
54、一名《双红豆》、《相思令》、《山渐青》、《山渐青》、《长相思令》、《长思仙》、《青山相送迎》、《亿多娇》等,前人多用以写男女相思之情。
55、始见白居易词。
56、双调,平韵,三十六字。
57、前后片各四句, 一叠韵,三平韵,一韵到底.亦有后片起句不用韵的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58、(平)平(仄)仄平。
59、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60、(平)平(仄)仄平。
61、例词参考长相思 风萧萧泪水流,若水流,寂寞烟波影穷秋。
62、相思满载舟。
63、爱不休,恨不休,记忆伊人笑脸羞。
64、情空恨却留。
65、生查子唐教坊曲名。
66、调见《尊前集》。
67、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四句两仄韵,上去通押。
68、上下片各为一首仄韵五言绝句。
69、单数句不是韵位,但末一字限用平声,在双数句用韵。
70、始见韦应物词。
71、“查”读“楂”。
72、又名《楚云深》、《相和柳》、《睛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等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73、(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74、(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75、(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76、例词参考生查子〔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7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7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79、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点绛唇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
80、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81、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82、(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83、(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84、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85、例词参考点绛唇 [北宋]汪藻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86、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87、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88、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89、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
90、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91、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92、分平仄两体。
93、平韵体流传至今。
94、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
95、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96、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97、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
98、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99、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100、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101、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102、(平)平(仄)仄仄平平。
103、(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04、(平)平(仄)仄仄平平。
105、浣溪沙 〔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06、菩萨蛮菩萨蛮,唐教坊曲名。
107、菩萨蛮本女弟子舞队名。
108、据《词谱》引唐苏鹗《杜阳杂编》说:“大中(唐宣宗年号,850年前后)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
109、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110、按大中一百年前开元时期成书的《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但苏说对这个词牌名的由来也有参考价值。
111、四十四字,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
112、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
113、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114、《词谱》定李白词为正体。
115、又名《子夜歇》、《巫山一片云》、《花间意》、《花溪碧》、《城里钟》、《重叠金》、《梅花句》、《晚云烘日》等,回文词体又名《联环结》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116、(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117、(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118、(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119、例词参考菩萨蛮 [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120、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121、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122、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卜算子《词谱》以为此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123、《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
124、双调,仄韵,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在偶数句用仄韵,奇数末字须用平声,上去通押。
125、两结句有增衬字为六字句的。
126、另有《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是别格,与本调无关。
127、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128、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黄鹤洞中仙》、《楚天遥》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129、(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130、(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131、(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132、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寞寂开无主。
13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3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13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采桑子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采桑子》可能是从大曲截取一遍而成独立的一个词牌。
136、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歌》、《罗效媚》。
137、《词谱》以五代和凝词为正体。
138、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句两平韵,一韵到底。
139、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140、上下片都是起句反收,以下三句用平韵。
141、另有在两结句各添二字,变为前四字后五字的两句。
142、另有双调五十四字体,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143、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44、(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145、(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46、(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147、例词参考采桑子(丑奴儿)〔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148、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149、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150、欲说还休,却道新凉好个秋减字木兰花亦称《减兰》。
151、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152、《木兰花令》始于韦庄,是五十五字仄韵体。
153、南唐冯延巳制《偷声木兰花》,五十字,八句,前后片起句仍作七言仄韵,结处乃偷平声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自此才有两仄两平四换韵体。
154、《减字木兰花》是就《偷声木兰花》上下片两起句各减三字而成。
155、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两平韵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156、(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157、*(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158、(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159、例词参考减字木兰花〔宋〕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160、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161、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162、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163、谒金门唐教坊曲名。
164、《词谱》以韦庄词为正体。
165、仄韵,四十五字,上片二十一字,下片二十四字。
166、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韵,一韵到底。
167、又名《空相忆》、《花自落》、《垂杨碧》、《杨花落》、《出塞》、《东风吹酒面》、《醉花春》、《春早湖山》等词牌格式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168、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169、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170、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171、诉衷情忆秦娥始见宋黄升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题李白作,或疑为后人伪托。
172、因此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又名《秦楼月》)。
173、仄韵,十句,四十五字。
174、上下片各四句用仄韵,其中的三字句是叠韵,为上句末三字的重复。
175、《词律》谓“两结句第一字必用汉字,得去声尤妙”,未必尽然。
176、至贺铸乃易仄韵为平韵,为变格。
177、又名《花深深》、《碧云深》、《蓬莱阁》、《双荷叶》、《玉交枝》、《子夜歌》等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178、词牌格式1。
179、(平)平(仄)仄仄平平。
180、(仄)仄仄平平。
181、(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82、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183、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84、2。
185、(平)平(仄)仄仄平平。
186、(仄)仄仄平平。
187、(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188、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189、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90、例词参考诉衷情 〔宋〕欧阳修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191、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192、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193、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194、诉衷情 〔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195、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96、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19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说明: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198、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如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忆秦娥忆秦娥始见宋黄升编《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题李白作,或疑为后人伪托。
199、因此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又名《秦楼月》)。
200、仄韵,十句,四十六字。
201、上下片各四句用仄韵,其中的三字句是叠韵,为上句末三字的重复。
202、《词律》谓“两结句第一字必用汉字,得去声尤妙”,未必尽然。
203、至贺铸乃易仄韵为平韵,为变格。
204、又名《花深深》、《碧云深》、《蓬莱阁》、《双荷叶》、《玉交枝》、《子夜歌》等词牌格式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205、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206、(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207、(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208、例词参考忆秦娥 〔唐〕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209、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210、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211、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12、清平乐唐教坊曲名。
213、乃祈求海内清平之乐曲,非指清调平调。
214、《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如非后人伪作,则为此调的首见。
215、平仄转换格。
216、双调,四十六字。
217、上片四句二十二字,仄韵,每句用韵;下片四句二十四字,转平韵,三句用韵。
218、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219、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220、(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221、△ △ △ △*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22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23、 △ △ △ △例词参考清平乐——晓春〔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224、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225、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26、更漏子此调始见温庭筠词双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转两平韵,后片三仄韵转两平韵。
227、亦有过片句不用韵一体。
228、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229、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230、另有长调一体,一百零四字,前后片各十句五平韵,见杜安世词词牌格式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231、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232、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233、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234、例词参考更漏子 〔唐〕温庭筠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235、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236、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
237、红烛背,绣帘垂,梦君君不知。
238、阮郎归阮郎归,据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东汉刘、阮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住半年,二人思归甚苦。
239、归来则乡里凋零,已历七世。
240、词名本此,故音律凄恻。
241、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下片五句二十三字,后阕起首两句要对仗。
242、又名《醉桃源》、《宴桃源》、《碧桃春》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243、[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244、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245、[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246、*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247、[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248、△ △ △ △*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249、[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250、△ △ △例词参考阮郎归 〔宋〕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251、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252、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253、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254、画堂春本调四十七字。
255、一韵到底。
256、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257、(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58、(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59、(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60、例词参考画堂春——本意 宋 黄庭坚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261、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262、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263、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264、桃源忆故人本调四十八字,前后阕同,一韵到底。
265、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266、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267、?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268、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269、? ? △ ? ? △ ? ? △ ? △宋 秦观玉楼深锁多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270、羞见枕衾鸳凤,闷则和衣拥。
271、无端画角严城动,惊破一番新梦。
272、窗外月华霜重,听彻梅花弄。
273、说明:本调四十八字,前后阕同,一韵到底。
274、摊破浣溪沙亦称《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275、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276、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前后阕基本相同,只是前阕首句平脚押韵,后阕首句仄脚不押韵。
277、这是把四十二字的《浣溪沙》前后阕末句扩展成两句,所以叫《摊破浣溪沙》。
278、)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279、(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280、(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81、(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282、*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283、(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284、△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85、(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286、△ △例词参考摊破浣溪沙 〔南唐〕李煜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287、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288、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289、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贺圣朝上下阕共四十九字。
290、这一个词牌格式变体较多。
291、但是不管是何种变体,两阕中凡五字句的节奏均为: ×、××××。
292、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293、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294、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295、仄平平平仄。
296、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297、太常引亦称《太清引》,四十九字,双调,上下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298、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99、(仄)仄仄平平。
300、(仄)(仄)仄、平平仄平。
30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02、(仄)仄仄平平。
303、(仄)(仄)仄、平平仄平。
304、(前后阕基本相同。
305、前阕首句在后阕拆成两句,并把平脚变为仄脚。
306、)例词参考太常引 〔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307、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斯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308、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女孩子叫“卿”你可以说慕卿之碧眸、眷卿之青丝,陶然醉于子之素雅也。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