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城市发展格局全面提升西安国际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
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窦翊明摄 资料图片)
城市骨干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 (首席记者李明摄资料图片)
为全面推动西安市“三个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万亿级现代服务业,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西安市关于加快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到,到2020年,西安“三个经济”发展的承载体系基本形成,枢纽、门户、流动经济总产值占全市GDP的20%以上。
意义助推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意见》提到,枢纽经济是依托综合交通枢纽的聚流和辐射作用,吸引物资、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要素流在本地区集散,构建多种资源协同发展的经济体系;门户经济是依托门户对外开放的地缘便利条件,扩大经济要素的交流与合作,增强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构筑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经济体系;流动经济是依托资源要素快速流通和汇聚的优势,提升流动范围和速度,增强流通活力和效率,形成对囯际要素资源高效整合的经济体系。
当前西安正处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囯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等国家战略不断聚焦,众多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对加快西安优质资源要素向经济新动能转化,增强引领、辐射、集散功能,重振西安历史辉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三个经济”,有利于西安市把握机遇,实施追赶超越,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速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三个经济”,有利于发挥西安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增强国际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高地;发展“三个经济”,有利于构建双向开放体系,扩大向西开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构筑国家内陆开放高地;发展“三个经济”,有利于培育西安现代产业体系,增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做强西部经济中心,推进万亿级现代服务业发展。
目标到2020年境内外国际合作园区不少于20个
《意见》分别确定了西安发展“三个经济”的近期、中期及远期目标。其中,近期目标实现阶段为2019年——2020年,到2020年,“三个经济”发展的承载体系基本形成,西安综合骨架网络全面建成,公铁空信全球枢纽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门户区域影响力和门户产业效益显著提高,国际产能合作初具规模,物流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到2020年,枢纽、门户、流动经济总产值占全市GDP的20%以上,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快递业务量达到5亿件,进出口总值不低于500亿美元,年接待中外游客数量不低于2亿人次;国际通航国家达到40个,囯际航线数量超过100条,囯际通航点达到100个,国际联运线路数量超过10条,“长安号”年开行班列超过2000列以上,铁路集装箱吞吐运量达33万标箱;境内外囯际合作园区不少于20个,年举办国际会议会展次数超过100次,博物馆数量超140个。“三个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全面增强,成为“3 + 1”万亿级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新增长点。
到2035年(中期目标,2021—2035年),西安市发展“三个经济”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国际枢纽、国家门户、要素流动的优势充分发挥,助推西安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引导国际高端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不断增强。“三个经济”真正成为西安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产业合作高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强力支撑和创新引擎,成为引领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主动力。
远期目标阶段(2036—2050年),“三个经济”实力和活力显著增强,成为西安与世界沟通和对话的载体,成为参与世界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助推西安建设国际开放合作高地,跻身世界城市、文化名都行列,成为全面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开放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
措施增强政策支撑强化项目支撑完善人才保障
为确保“三个经济”的快速发展,《意见》也提出各项保障措施。首先,增强政策支撑,优化“三个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谋划有利于促进西安枢纽功能、门户地位、流动动能提升的财政、金融、投资、产业、税收政策和支持性措施。并依据“三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政策更新调整,细化配套落实方案,加强部门政策间的相互衔接和支撑,加大对口岸合作、对外通道、通关便利化、跨境经济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支持,促进形成市场化、国际化的体制机制,提升营商环境。
同时,强化项目支撑,围绕构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枢纽和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万亿级现代服务业集群。依托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港务区、空港新城、高铁新城等载体组织策划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强化招商引资和发展“三个经济”的目标导向。加大政府投入,积极争取中省财政资金支持,发挥好政府资金对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不断优化交通运输发展环境。
完善人才保障,加强人才支撑保障,围绕“三个经济”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高端专业人才,改善人才培育基础条件和软硬件环境,重点培养企业家、科技领军、业务骨干、现代管理等国际化人才队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研究出台特殊贡献人才奖励办法和政策,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跨国经营等领域领军型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工程建设>>>
机场城际铁路将与四号线同台换乘
多个交通工程三年内完工
机场城际铁路将在西安北站与地铁4号线同台换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三期)新建航站楼约70万平方米……《意见》中的《西安市发展“三个经济”支撑项目名单》也显示,多个市民群众较为关注的交通出行工程建设周期都将于近年结束。
其中,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建设周期为2015年—2022年,包括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将引入西安北站、咸阳机场东航站区;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引入西安北站、西安站;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引入西安纺织城站;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引入新西安南站。同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的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将引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西安北站与西安地铁4号线同台换乘;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引入西安北站;西安至法门寺至机场环线城际铁路,引入西安北站、新西安南站。
此外,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建设周期为2015年—2020年,建设内容包括新增车场4台7线,新建北站房和高架候车室5.2万平方米,对南站房进行适应性改造,在西安东站建设客运机务车辆整备及检修设施,新建地区车场,西安至灞桥站间增建三、四线,同步实施新丰镇至窑村段、西康线增建二线工程。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三期),建设周期为2019年—2022年,将新建南二、北二跑道,北移北一跑道;新建航站楼约70万平方米、交通中心35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平行滑行道、停机坪、货运区、陆侧交通系统、辅助生产设施、市政配套工程。
包含西咸南环线建设工程与京昆高速改扩建工程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2017年-2021年,其中,西咸南环线建设工程,项目起于鄠邑区谷子硙,与已建的西咸北环线顺接,途经我市鄠邑区、长安区、蓝田县3个区县,终点接沪陕高速蓝田东立交,建设里程70.137公里;京昆高速(阎良区至涝峪口段)改扩建工程,全长73公里。
国道及城市快速路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2017年—2020年,项目包括西户快速路工程、东三环-临潼快速路工程、西阎快速路工程、G210西安段改造工程、G211国道西安段改造工程,五项国道及城市快速路建设工程总里程185. 5公里。
重点工作>>>
抓好三大任务十八项重点工作
积极推进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建设、推进5G等前沿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意见》明确,要抓好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三大任务以及十八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构建枢纽经济
加快西安综合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
充分发挥国家支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利用第五航权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客、货运航线,构建通达欧美、澳洲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货运航线网络,着力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加大西银、西延、西武、西渝等高铁建设推进力度,进一步完善西安“米”字形高铁路网;打造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陆海联运大通道,拓展囯际货运班列运营线路;加快城市骨干交通网络和城际通道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已批复的西安北至机场、机场至阎良、西安至法门寺环线、西安至韩城等城际铁路建设。
加快西安枢纽经济载体建设
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高标准启动新西安南站工程,着力完善“四主一辅”客运枢纽布局,构建“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一体化公共交通经济体系,强化枢纽交通服务能力;改造提升地铁换乘站的经济服务功能,加强“地铁+物业”人性化设计与综合开发运营,加强城市慢行系统的绿道景观建设,增强交通枢纽体系服务群众城市生活带来的幸福感。
加快“一带一路”枢纽核心区建设
在空港新城,推动发展“保税+口岸+临空产业+总部经济”产业,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集配能力;在国际港务区,依托“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围绕国际合作,扩大“多式联运+开放口岸+商贸服务”的效应,增强资源要素全球吸附力;高铁新城要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建设,围绕“人流+城CBD+城市门户”,建设商贸文化经济区。
加快信息枢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升级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智能制造等前沿数字经济发展;发挥西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优势地位,启动新建一批互联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全力打通国际陆港、航空港、高铁港、自贸港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信息丝路通道,提升西安国际服务水平。
加强国际枢纽经济能力建设
依托欧亚经济论坛,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产业园区发展联盟的引领作用,深化“一带一路”城市联盟,组建丝路自贸区联合会、丝路制造业联盟等跨国组织,支持空港、陆港和各开发区在境外发展跨境产业园,提升西安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推动门户经济
加强开放门户高地建设
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引领,聚力开放创新和产业集聚,提升经济开放度,构筑西安对外开放新格局;对标国际门户城市,优化西安既有国际服务功能;加快西安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科创中心建设,构建外向型城市功能体系。
推进门户经济区建设
围绕城市发展格局,全面提升西安国际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提高西安在国际交往中的科技、金融、文化、旅游影响力。加快高新区中央创新区(CID)建设,推动西安浐灞生态区国际文化交流核心区建设,加强曲江新区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速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西安科学园、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着力推动提升空港、陆港、铁路枢纽的囯际门户功能,打造囯际化门户经济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