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8年身价超过百万美元的人数超过348万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
2019-03-25 09:10:56
•
来源:
导读 作为世界的第二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直接导致了亚洲私人财富的高度增长,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根据瑞士信贷银行
作为世界的第二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直接导致了亚洲私人财富的高度增长,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根据瑞士信贷银行(CreditSuisse)近期发布的《2018年全球财富报告》数据显示,
中国2018年身价超过百万美元的人数超过348万,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而据瑞士信贷估计,这个数字将在2023年突破546万人,这意味中国的百万美元富翁,将会在五年之内增加60%。
2018年,全球总财富增加了14万亿美元,其中75%的增长率来自中国、欧洲以及印度。
可以肯定的是,从过去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来看,中国家庭财富正处在空前的上升阶段。因此,中国的高净值人群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那么,他们正在投资什么?他们的投资需求又有哪些变化?可能,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
诺亚财富本周刚刚发布第四次《2019高端财富白皮书》,以高达1724份超高净值客户提交的有效调查问卷以及详实的数据分析结果,为我们揭开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投资的面纱。
误区1:非金融资产当道,金融资产占比低
据广发银行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调研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总资产中住房资产占比高达77.7%,金融资产占比仅为11.8%。
而《2019高端财富白皮书》调研结果显示,与之相比,高净值人群的实物房产在资产中的占比要小得多,金融资产占比则高得多。诺亚财富调研显示,大多数的诺亚客户投资实物房地产在个人家庭总资产中的占比介于11%-30%之间。
事实上从诺亚财富的历次调研来看,高净值人群对股权类资产(包括二级市场、私募股权等)的配置比例在不断上升。私募股权作为跨周期资产,在中国经济长期向上、新经济兴起的背景下尤其受到高净值人士的青睐,超过一半的投资者计划增持。
虽然大多数高净值人士对实物房产市场看法谨慎或偏悲观,但对股权投资形式的房地产基金的配置偏好在显著上升。
图表1 高净值人群各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数据来源:诺亚研究工作坊调研
误区2 :重仓中国房地产,对全球配置不甚了解
在过去很多年中,中国财富的大部分都来自房地产行业。但随着房地产热度的不断消减,中国的高净值人群们,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散投资。
在本次的调研中,已经有6成高净值客户已经配置了海外资产,并有7成左右的人计划在未来增加海外配置。
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在历次的调研中,计划增加海外资产配置的人数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在配置产品上,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海外资产是类固收、私募股权和二级市场资产。
图表2 大多数高净值人群计划增配海外资产 数据来源:诺亚研究工作坊调研。
横轴指未来配置比例变化。
误区3:风险承受力低,经受不住市场波动
长期以来,包括高净值人群在内的广大投资者,对投资的回报态度呈现两极分化。一类投资者追求过高的回报而罔顾风险,一类投资者过于谨慎而甘愿接受过低的回报。前者的典型例子是参与非正规投资,后者则是过多投资于类固收产品。
根据此次调研,随着理财观念的成熟和市场现实的教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收益目标的规划变得更具合理。相比以前的调研,整体投资组合的收益目标为10%以下和15%以上的人数占比都减少了。相应地,大多数人满意的收益目标区间是10%~15%。考虑到经济增长和各类资产长期回报。另一方面,整体来看,高净值人群能容忍的投资组合最大本金损失幅度相比以往上升。 数据来源:诺亚研究工作坊调研。
横轴为能容忍的投资组合最大本金损失幅度
此次调研还发现,对于当下的A股市场,有26.5%的人对未来一年股市悲观,但只有9.9%的人计划减少二级市场配置,这个比例与对未来三年股市悲观的比例(7.1%)较为接近,表明人们更多根据中长期展望来决定配置。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能站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待二级市场资产的配置价值。这体现在,尽管2018年股市表现很差,但接近一半的人对未来三年的股市乐观。因此,尽管过去几年二级市场表现时好时差,但计划未来增持的人数占比在持续增加。
这反映了投资者对二级市场资产配置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在提升,也进一步佐证了前面提到的一个变化“风险容忍度上升”。 数据来源:诺亚研究工作坊调研。
图中未呈现中性观点。
总体来看,诺亚研究工作坊分析认为,相较于过去外界对中国富豪的刻板印象,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偏好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高净值人群的投资收益目标与风险偏好“合理化”;投资理念“成熟化”;投资偏好“股权化”;资产配置“分散化”。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