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快报 >

通脱木的正名(通脱木)

导读 通脱木的正名,通脱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小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通草 (《本草拾遗》) 【异名】寇脱(

通脱木的正名,通脱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小飞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通草 (《本草拾遗》) 【异名】寇脱(《山海经》),离南、活菟、倚商(《尔雅》),葱草(《本草汇言》),白通草(《药性切用》),通花(《草木便方》),花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通草(《四川中药志》),通大海、泡通(《贵州民间方药集》),五加风、宽肠、大通塔、大木通、五角加皮、通花五加、大叶五加皮(《湖南药物志》)。

2、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

3、 【植物形态】通脱木(《本草拾遗》) 灌木,高可达6米。

4、 茎木质而不坚,中有白色的髓,幼时呈片状,老则渐次充实,幼枝密被星状毛,或稍具脱落性灰黄色绒毛。

5、 叶大、通常聚生于茎的上部.掌状分裂,长可达1米,基部心脏形,叶片5~7裂,裂片达于中部或仅为边裂,头锐尖,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白色星状绒毛;叶柄粗壮,长30~50厘米;托叶2,大形,膜质,披针状凿形,基部鞘状抱茎。

6、 花小,有柄,多数球状伞形花序排列成大圆锥花丛;苞片披针形;萼不明显;花瓣4,白色,卵形,头锐尖;雄蕊4;花盘微凸;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柱头头状。

7、 核果状浆果近球形而扁,外果皮肉质,硬而脆。

8、 花期8月。

9、 果期9月。

10、 分布福建、台湾、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11、 本植物的根(通花根)、花蕾(通花花)、花粉(通脱木花上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12、 【采集】秋季采收,选择生长2~3年的植株,割取地上茎,截成段,趁鲜时取出茎髓,理直,晒干。

13、 放置干燥处。

14、 将茎髓加工制成的方形薄片,称为方通草;加工时修切下来的边条,称为丝通草。

15、 【药材】干燥茎髓呈圆柱形,一般长0.3~0.6米,直径1.2~3厘米。

16、 洁白色,有浅纵沟纹。

17、 体轻,质柔软,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中部有直径0.5~1.5厘米的空心或白色半透明的薄膜,外圈银白色,纵剖之见有层层隔膜,无臭无味。

18、 以色洁白、心空、有弹性者为佳。

19、 产贵州、云南、台湾、广西、四川等地。

20、 方通草:呈方形的薄片,微透明、平滑、洁白、似纸质而轻软。

21、 丝通草:为不整齐之细长条片。

22、 药材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拉雅旌节花等的茎髓,亦作通草使用,参见小通草条。

23、 【化学成分】含灰分5.95%、脂肪1.07%、蛋白质1.11%、粗纤维48.73%、戊聚糖5.83%。

24、 尚含糖醛酸28.04%,其一部分存在于聚β-D-半乳糖醛酸(这种多糖溶于草酸铵溶液)。

25、 另含溶于入NaOH溶液的多糖,其水解产物中含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

26、 【炮制】通草:拣去杂质,切片。

27、 朱通草:取通草片,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外面挂匀朱砂为度,取出,晾干。

28、 (每通草片10斤,用朱砂10两) 【性味】甘淡,凉。

29、 ①《本草拾遗》:无毒。

30、 ②《医学启源》:气平,味甘。

31、 ③《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

32、 ④《纲目》:甘淡,寒,无毒。

33、 【归经】入肺、胃经。

34、 ①《纲目》:入太阴肺、阳明胃经。

35、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小肠三经。

36、 ③《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太阳,手少阴、太阳。

37、 【功用主治-通草的功效】泻肺,利小便,下乳汁。

38、 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

39、 ①《日华子本草》: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40、 ②《本草图经》:利小便,兼解诸药毒。

41、 ③《医学启源》:除水肿癃闭,治五淋。

42、 《主治秘诀》云,泻肺。

43、 ④《本草缶要》:治目昏耳聋,鼻塞失音。

44、 ⑤《长沙药解》:通经闭,疗黄疸,消痈疽,利鼻痈,除心烦。

45、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

46、 外用:研末绵裹塞鼻。

47、 【宜忌】气阴两虚,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48、 ①《本草经疏》:虚脱人禁用,孕妇人勿服。

49、 ②《本草汇言》:阴阳两虚者禁用。

50、 ③《本草从新》:中寒者勿服。

51、 【选方】①治热气淋涩,小便亦如红花汁者:通草三两,葵子一升,滑石四两(碎),石苇二两。

52、 上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又进一服。

53、 忌食五腥、热面、炙煿等物。

54、 (《普济方》通草饮子) ②治一身黄肿透明。

55、 亦治肾肿:通草(蜜涂炙干)、木猪苓(去里皮)各等分。

56、 上为细末,并入研细去土地龙、麝香少许。

57、 每服半钱或一钱,米饮调下。

58、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通草散) ③治伤寒后呕哕:通草三两,生芦根(切)一升,橘皮一两,粳米三合。

59、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随便稍饮;不差,更作,取差止。

60、 (《千金方》) ④治鼻痈,气息不通,不闻香臭,并有息肉:木通、细辛、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61、 上为末,蜜和。

62、 绵裹少许,纳鼻中。

63、 (《三因方》通草散) ⑤催乳:通脱木、小人参,炖猪脚食。

64、 (《湖南药物志》) 【名家论述】①李杲:通草泻肺利小便,甘平以缓阴血电,与灯草同功,宜生用之。

65、 ②《纲目》: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升也。

66、 ③《本草正义》:通草,其气味则李东垣《用药法象》谓甘淡无毒。

67、 案此甘字,非大甜之谓,实即淡字,如泉水、食米皆谓味甘之例。

68、 此物无气无味,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经络,清热利水,性与木通相似,但无其苦,则泄降之力缓而无峻厉之弊,虽能通利,不甚伤阴,湿热之不甚者宜之。

69、 若热甚闭结之症,必不能及木通之捷效,东垣谓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亦惟轻症乃能有功耳。

70、 又谓泻肺利小便,与灯草同功,盖皆色白而气味轻清,所以亦能上行,泄肺之热闭,宣其上窍,则下窍自利,说亦可取。

71、 回答者: 飞舞·叶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4-1 11:20通草 Medulla Tetrapanacis (英)Rice Paperiant Pith 别名 大通草、通花、方草。

72、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的茎髓。

73、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幼枝、叶背及花序被白或褐色星状毛;髓大,白色,纸质。

74、叶大,聚生茎顶,直径50~70cm,5~11掌状分裂,裂片又2~3裂,基部心形,全缘或有粗齿,叶柄粗长;托叶膜质,锥形,基部合生。

75、多数球状伞形花序集成大型复圆锥花序;花小,花萼不显;花瓣4,白色,雄蕊4;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

76、核果状浆果扁球形,紫黑色。

77、花期10~12月。

78、 生于向阳山坡、屋旁、路边及杂木林中。

79、主产台湾、贵州、广西、云南。

80、 采制 秋季砍伐2~3年生的茎,截成一定长度,趁鲜顶出茎髓,晒干,切片。

81、 性状 茎髓呈圆柱状,长30~60cm,直径1.2~3cm。

82、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纵细纹。

83、质轻松,断面白色,有光泽,中央有直径0.6~1.5cm的半透明圆形隔膜;纵剖面可见隔膜排列整齐。

84、 化学成分 含肌醇(inositol);并含多聚戌糖、多聚基戌糖,以及阿拉伯糖、乳糖、半乳糖醛酸等。

85、 性味 性微寒,味甘、淡。

86、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87、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88、 【英文名】 MEDULLA TETRAPANACIS 【别名】通花根、大通草、白通草、方通、泡通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 的干燥茎髓。

89、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90、 【制法】除去杂质,切厚片。

91、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长20~40cm,直径1~2。

92、5cm。

93、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

94、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0。

95、3~1。

96、5cm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

97、无臭,无味。

98、 【鉴别】本品横切面:全部为薄壁细胞,椭圆形、类圆形或近多角形,外侧的细胞较小,纹孔明显,有的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5~64μm 。

99、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

100、归肺、胃经。

101、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102、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103、 【用法用量】 3~5g。

104、 【注意】孕妇慎用。

105、 【贮藏】置干燥处。

106、 【备注】 (1)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气味俱薄,作用缓弱,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用治湿温病症,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

107、用于乳汁稀少,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煎汤服。

108、  通脱木  通脱木别名:木通树、通草、天麻子 五加科通脱木属  多年生灌木。

109、掌状叶集生于茎的顶端,裂片5-7个,叶背被白色星状绒毛。

110、圆锥花序顶生或近顶生。

111、花白色。

112、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

113、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陕西也有,极少栽培。

114、  喜光,喜温暖。

115、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良好。

116、根的横向生长力强,并能形成大量根蘖。

117、通脱木生命力强,又能自行衍生,但冬季要落叶。

118、宜在公路两旁、庭园边缘的大乔木下种植,可以起到压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冲蚀的作用。

119、它叶片极大,果序也大,形态较为奇特,也可在庭园中少量配植。

120、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121、主产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台湾等地。

122、原植物喜生于山上向阳肥沃的土壤中或栽培于庭园中。

123、味甘、淡,性微寒。

124、归肺、胃经。

125、功效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126、临床用名通草。

127、  采制 秋季砍伐2~3年生的茎,截成一定长度,趁鲜顶出茎髓,晒干,切片。

128、  性状 茎髓呈圆柱状,长30~60cm,直径1.2~3cm。

129、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纵细纹。

130、质轻松,断面白色,有光泽,中央有直径0.6~1.5cm的半透明圆形隔膜;纵剖面可见隔膜排列整齐。

131、  化学成分 含肌醇(inositol);并含多聚戌糖、多聚基戌糖,以及阿拉伯糖、乳糖、半乳糖醛酸等。

132、  性味 性微寒,味甘、淡。

133、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气下乳。

134、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135、  转自《西祠胡同》。

今天的内容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