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要被污染?虾“核变”?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第一波谣言已被辟谣
北京时间8月24日12时左右(当地时间24日下午1时许),不顾日本国内外多方强烈反对,日方正式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此举受到多方抗议反对。
在网络平台上,一些关于核污染水排海造成国内出现变异鱼虾等类似谣言开始出现,上网“冲浪”时要擦亮双眼,别被这些谣言蒙蔽眼睛。
谣言1:食盐要被污染了,得赶紧囤盐
针对近日部分地区发生食盐抢购现象,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24日发布声明称,我国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管理,食盐来源主要为三类:井矿盐、海盐、湖盐,结构占比分别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中盐集团食盐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在全国有完善的产销企业布局以及完备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食盐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食盐储备供应充足,质量安全有保障。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盐业协会以及北京、山东、浙江等多地商务局、盐业协会、盐业集团等都已发声:食盐供应充足,请社会各界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抢购。
谣言2:已经有变异鱼入境
从互联网上流传的聊天记录来看,还有人说已经有变异鱼被发现,“鱼的喉咙还能动”,最离谱的是说在其他国家已经有人被咬等。
用百度识图可以发现,这段聊天记录中提到的视频其实是老视频,最早流传于2017年,当时的版本是日照、嫩江等沿海地方有渔民捕捞上岸“美人鱼”“深海怪鱼”。据上观新闻和福建省互联网辟谣平台当时的报道记录,媒体记者赶到日照金家沟核实发现,当地村民几乎都看过这段视频,也没人见到过这个怪物的实体。
这篇报道称,@博物杂志官方微博辟谣:“艺术品是肯定的,我看过视频,喉咙还会起伏,里面应该装了机关。有知情的可以提供一下线索,看看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微博评论区中,有网友指出:“看地上有根电线!坐实艺术品无疑。”
谣言3:虾已经“核变”了
有网友在微博@博物杂志并晒出一张虾的图片,聊天记录中一名用户表示,“朋友那边的虾已经核变了”,还有网友形容图中的虾“背上长脚”。
对此,@博物杂志回应称,假的。这是板茗荷,一类附生甲壳类动物,也经常长在虾蟹的身上,就跟海龟鲸鱼身上藤壶似的,茗荷对人无害,不影响虾蟹的食用。
谣言4:广东海滩现大量海虾,和核污染有关?
最近一则“广东海滩上出现大量海虾”的视频登上多平台热榜,有平台用户联想到核污水并表达担忧。还有自媒体账号在转载相关视频时称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当天,广东海滩现大量海虾。
8月25日,有记者联系上一名来自广东茂名的网友“电小白”,其告诉媒体记者,他是上述视频的首发者,早在2021年就发过,没想到最近被人盗用发到了网上。该用户表示,原视频是同事2021年在广西防城港海滩拍摄的,他曾在当年10月将视频上传。但因文案有点问题,被平台要求调整,他便将视频删掉,又在2021年12月重新剪辑发布,“电小白”说,他没想到视频现在被人盗用且恶意炒作,他已经向平台投诉了此事,正在等待处理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因为日方排核污染水入海,海鲜等食品安全问题颇受关注。对于有网友担心的海鲜还能不能吃的问题,江苏疾控发文回应:不可否认,福岛核污水排海也可能会使我国沿海地区受到一定影响,即便是国产海鲜,如果是在被核废水污染水域,肉质依然可能含放射性物质,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开展监测,满足标准后方可食用。但有污染风险不代表绝对不能吃。
该文提到,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
对于这类问题,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