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被造谣贪1.5亿,其夫称调查源于检举,住所工作人员称未见“抄家”
2023-08-21 07:24:01
•
来源:
导读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城中区的乳腺外科。本人图均来自 澎湃新闻记者 庄岸
医药反腐风暴之下,一则常州市著名乳腺外科专家朱某兰被抓,家里...
朱某兰家所在小区内景
家住豪宅区,小区工作人员称“抄家”传闻不实 朱某兰家在常州西太湖边的一处高档小区。这里位于常州热门的环湖板块,汇聚了多个高端别墅小区。其中,朱某兰家所在小区地处该板块核心腹地,以独栋别墅和绝佳的生态环境闻名,被称为“常州楼市的天花板”。 据某房产交易平台最新数据,常州8月二手房挂牌均价为17467元/㎡,而该小区的二手房均价,达42531元/㎡。附近的房产中介称,该小区已有三期竣工,共200多户,还在继续扩建中。目前有多套二手房在售,根据地理位置及面积不同,售价从2000万至4000万不等。另外,小区中央仅有的两套“湖中房”也在出售,价格高达6000万。 8月11日和8月12日,澎湃新闻两度进入朱某兰家所在小区,里面环境优美,尤为安静,一条条蜿蜒的河道分支从中央的人工湖向外伸展,将环湖而建的别墅群分割成一个个互不相通的小岛。每个小岛大致由六七栋别墅组成,几乎户户临水。 小区工作人员汪洋(化名)称他在此工作多年,和大多数的住户较为熟悉。他称,这里的住户多为本地人,不乏艺术家、集团老板、名医等。 提起朱某兰,汪洋称“她人蛮好的”。在他的眼里,朱玉兰和丈夫为人和气,平日生活低调,夫妻俩开的是老款车,一辆大众,一辆现代,“十几年了都没换过”。 他说,朱玉兰退休后,他偶尔还看到有患者提着水果来探望,她的丈夫仍每天上下班,“一般下午两三点就回来了”。去年,朱某兰的女儿刚刚结婚。 对于传得沸沸扬扬的“抄家”一事,汪洋称,“都是瞎传的。” 汪洋称,就在几个月前,他带一位自称是亲戚的访客到朱某兰家,当时她家门口正停着一辆警车,有“三五个人站在院子里”。 “当时我感觉有些奇怪,但没好意思进去,就在外面看看。”汪洋称,那次只看到来了辆警车。 对于传言称朱某兰有多套豪宅,汪洋称,该小区内确实有一位户主持有多套房,包括一套湖中房,“但不是朱某兰”。 11日下午,记者来到朱某兰家门前。这套房子属于该小区最早建成的一批,小区工作人员和附近中介称,十余年前的开盘售价300多万。房子整体装修风格偏中式,虽已有些年代感,仍能看出装修较为豪华。房子门口虽然没有单独设立庭院大门,整体隐蔽性较好。 在入户玄关玻璃门一侧的爬藤架下方,停着一辆黑色的大众帕萨特,车顶盖着遮阳布,车身蒙着灰,看起来已多日未发动。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澎湃新闻记者 庄岸 摄 泰山之功与泥涂之过 常州媒体曾多次报道,朱某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有独特的鉴别能力。记者走访了解到,朱某兰在当地是出了名的“金手指”,多位曾接受她治疗的患者向澎湃新闻称其医术精湛。“手特别仙,摸一摸就大概知道良恶性了。”一位患者说。 现年31岁的张女士(化姓)多年前曾患有乳腺纤维腺瘤。她说,2012年,她在常州二院接受了切除手术,由朱某兰操刀,“后来在我们当地医院复查时,医生都夸刀口恢复好,留下的疤几乎看不出来。” 张女士称,朱某兰退休被特聘至武进医院后,她的母亲也患上乳腺结节,情况比较严重,多次找她就诊复查,前后做了四五次手术,身体逐渐康复。去年,她发现自己一侧乳腺上又长出了一个结节,就在微信上把片子发给朱某兰看,对方回复称,看起来还好,让她不要太过担心。“最近几天我正准备去复查,一打电话,发现她的手机号停了,问了朋友才知道她的事。” “我们从来没送过礼。”张女士说,在她和母亲的印象里,朱某兰说话慢条斯理,对病人负责,很温柔。 另一名患有乳腺结节的患者称,去年,她辗转常州多家医院,多位医生要求她做切除手术,只有朱玉兰建议她保守治疗。 在常州一位不愿具名的肿瘤权威专家眼里,朱某兰是个“敬业”的医生,她带领的常州二院乳腺科团队,在肿瘤治疗和乳房整形方面紧跟前沿。 据《常州日报》2016年刊登的报道,朱玉兰等该院肿瘤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多学科治疗团队(MDT),成功为一位乳腺癌术后肿瘤转移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转移性肿瘤冷循环射频消融肿瘤灭活术(RFA)微创治疗,该治疗方式在常州地区尚属首例。 “知道她被查的消息,很震惊。”一位在常州二院工作十余年的护工告诉澎湃新闻,朱某兰“平易近人”,穿着也极为普通。 武进医院的工作人员闵雪(化名)记得,朱某兰被高薪聘请到该院后,有大量新老病患慕名而来,门诊当天经常忙得吃不上午饭,也无法准点下班。朱某兰不来医院后,她接待了不少前来询问情况的患者。 “其实,这些专家们经验丰富,有技术,在关键的时候确实能救死扶伤,但怎么能让他们碰钱呢?”闵雪感叹。 随着医药领域反腐正持续深入,网上出现了不同声音,其中有赞同叫好,如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披露,中山一医院院长涉案近3000万被抓后,该院人均就医成本降1400余元,显示出医药反腐的必要性和效果。 同时,也出现了“把主任、专家抓了谁给老百姓看病”等论调。对此,有媒体评论认为,谁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如果确有医疗专家贪腐,当然应该被查,且绝大多数医生都兢兢业业,在医术医德上有所追求。 “泰山自高,泥涂自浊,岂能用泰山之功,去抵泥涂之过?”澎湃新闻马上评文章认为,被打击的医疗腐败对象,和被表彰的为我们拼过命的良医以及在三年疫情中挺身而出的一线医护人员,并非同一群体。且看曝出的腐败案,触目惊心,不打击不足以平民愤。 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发布有关问答时表示,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人员,利用权力寻租、大肆收受回扣、行贿受贿等案件,严重稀释了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红利,蚕食了人民群众权益,既掣肘医疗、医保、医药事业改革发展,又影响了行业形象,也危害了医药卫生领域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这场反腐风暴中,不少传言引发广泛关注,其中不乏谣言。 除了朱某兰被传“查出 1.5 亿”,国家卫健委近日表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介入导管室主任徐波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立案审查调查。目前,案件尚在办理中。而网传其“利用动手术、进耗材、参与医疗设备采购招标的机会,收受贿赂高达12亿元”等情况,均为“虚假”信息。 北京大健康法商团队负责人邓勇教授认为,必须警惕夸大式谣言的传播,这对整个医疗行业都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卫生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煜华此前向澎湃新闻指出,在医疗反腐之下,要尤其防止对医生进行诬告陷害,或借机炒作,对整个医生群体进行“污名化”,制造医患对立。 此外,孙煜华认为,根治医药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源头治理”。 邓勇同样指出,医疗反腐应该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重点应该是解决医疗体制中的根源性、系统性问题。如医疗体制不完善、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医疗费用不透明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医疗反腐的长远效果。 “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多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医疗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邓勇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