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这所“野鸡大学”又来了
2023-08-17 15:27:02
•
来源:
导读 野鸡大学通常以虚假宣传、伪造招生办学资格、伪造招生宣传材料、谎称国家承认学历等伎俩,来诱骗考生。高考招生录取季,野鸡大学屡打不绝,...
2023年5月23日,某网站更新的“河北东亚大学”相关信息
从该招生资讯中可以看到,“河北东亚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师资力量、特色专业、学科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社会服务等内容一应俱全。广告中宣称该学校为“高等院校”“综合性大学”,还表示该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无独有偶,一家名为“全国自考教材网”的网站在今年5月20日,也更新了“河北东亚大学”的信息。与上述招生广告相比,这则信息更具“官方色彩”和迷惑性,不仅写有校舍面积、教学设施、馆藏图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等信息,还编有校训、办学宗旨、百年校史、学校发展战略等。机构甚至被冠以“河北教委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河北11所重点大学”的名头。 查阅不同网站发现,该机构“办学地址”反复修改,有的标注为“石家庄红旗大街323号”,有的则显示“学校位于唐山市丰润区”。 完善高校招生有害信息监测 专家表示,“野鸡大学”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伪造或假冒网站,制作虚假录取通知书的成本较低。如虚假网站被关停,可以“另起炉灶”,彻底查处难度较大,也折射出目前相关部门的监管仍有漏洞。 据警方介绍,按照相关案件管辖规定,受害人所在地、犯罪行为的实施地、嫌疑人户籍地等都有管辖权限。现实工作中,招生诈骗这样的案件,多是由受害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受理报案,由于受案机关的地域、人力、资源等因素限制,可能存在对同一犯罪团伙多头立案、只立不侦的情况。 针对此类现象,专家建议教育部门建立和完善高校招生网络有害信息监测制度,一经发现涉嫌招生录取中的诈骗信息,立即核查,并通报公安机关予以处理。公安机关要将招生诈骗纳入常态化打击轨道,加大对相关行为的惩戒力度。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