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缺乏行业标准的共享住宿行业即将告别野蛮生长时代
近日,由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的我国共享住宿领域首个自律性标准文件《共享住宿服务规范》正式对外发布。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共享住宿行业上升势头迅猛,但由于缺少相关规范,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文件的出台有望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去年共享民宿占全国酒店住宿业营业额的比重约达7.3%。从发展速度和趋势上看,2015年至2017年我国共享民宿营业收入年均增速约65%,传统酒店住宿业营业额年均增速仅为4.8%。”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凤霞说。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科技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共享住宿行业发展迅速,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未来潜力巨大。
不过,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共享住宿在当前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如服务标准化有待提升、法律地位有待明确、行业监管模式亟待创新等。由于共享住宿具有典型的网络化特征,如“一点运营、服务全国”,“大众参与、大众受益”,“高度分散、长尾市场”等,在房源特点、参与经营的主体、服务内容等方面,都与传统酒店有显著不同,因而不能简单套用酒店旅馆业的标准与服务规范,而是要根据共享住宿的特性,推动实名认证、信用评价、预订入住、支付结算、安全卫生、房屋保养、服务培训等整个服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近年来,我国共享住宿领域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如何保障服务质量等问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对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于凤霞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军表示,共享经济发展很快,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服务质量、安全隐患问题频发,通过标准化的规范指导服务行为,能够起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定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共享住宿、平台企业、房东、房客等行业术语作出了明确界定,并对平台企业、房东和房客3方主体实行相应约束和规范,不仅适用于乡村民宿,还包括分散于城市社区中的民宿。同时,针对目前行业发展过程中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城市民宿社区关系、入住身份核实登记、房源信息审核机制、卫生服务标准、用户信息保护体系、黑名单共享机制、智能安全设备的使用等也提出了具体规范,并结合智能安全硬件设施的使用等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给予前瞻性引导。
“该规范旨在提升共享住宿服务的标准化和品质化,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秩序,营造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表示。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认为,共享住宿行业规范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对共享住宿行业起到了规范作用,但该规范并不是强制执行标准,很多细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同时,针对城市民宿的合法性,有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