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杭州的盛名已经不止于美景更是新一线城市的代表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相信很多人都是从这句话中了解的苏州和杭州,并对两地心驰神往。如今,杭州的盛名已经不止于美景,更是新一线城市的代表,经济向上发展的榜样力量,也是未来中国超级城市的中流砥柱。和杭州的知名度相比,苏州仿佛已经很难再与之相提并论。殊不知,苏州之经济,一直都处于全国前列,多年来,杭州一直难以超越。根据最新的全国GDP排名数据显示,苏州2020年GDP总量为20170.5亿元,增速达到3.4%,排名第六。而杭州GDP为16106.1亿元,排名第八,落户苏州4000亿以上。苏州本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省会城市南京2020年GDP总量14817.95亿元,排名第十。这也是苏州GDP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已经超过多个省份2020年全省GDP。如贵州省GDP为1.78万亿元,山西省1.765万亿元,黑龙江1.37万亿元……全国最强地级市,必是苏州无疑。
苏州之富,自古有之早在我国宋元时期,苏南地区就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到了明清时期,苏南地区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彼时,苏州府和松江府,上缴了超过全国总量10%的赋税,松江府就是现在的上海市。改革开放后,苏州经济继续保持飞速发展。2011年苏州GDP就已经突破万亿大关,成为第六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只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天津之后。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苏州人口就已经突破了千万大关;2019年人均GDP高达 17.9万元,遥遥领先于全国的7.1万元。如果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即为初等发达国家,超过3万美元即为中等发达国家,那么苏州的人均GDP(约合2.6万美元)已相当于初等发达国家水准。苏州经济离不开县域经济的支撑。在全国百强县级市排行榜,苏州的四个县级市,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分别排全国第一(并列)、第三、第四、第五名。2019年,由苏州市代管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太仓四个县级市,联手贡献了苏州1.92万亿GDP中的1.02万亿,占比高达53%。今年年初,苏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已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国城市前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50.9%和55.7%。
楼市四小龙之一苏州经济的发展,给当地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充分的支撑。房价一度领涨全国,曾是房地产四小龙之一。从2015年开始,苏州的房价开始逐步上涨,一直到2016年初都维持着快速上涨的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房价平均最低点为1.1万/平方米,到2016年中已经上涨到了1.6万/平方米,涨幅接近50%。随即苏州紧急发布限购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即“楼市十条”,,苏州楼市新政具体内容为:非本市户籍居民购家庭首套房无限制,二套房须提供前两年内累计缴纳证明或社保1年的证明;首次置业首付比例维持20%,有贷款记录的首套房首付比例维持30%等,为楼市降温。下半年调控继续升级,苏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意见》,对土地拍卖、限购限贷、价格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强化调控的意见。基本遏制住了房价上涨的局面。仅时隔一年,苏州楼市2018年再度开启上涨趋势。2018年年初最低点平均房价约1.5万/平方米,2019年底已经上涨到了1.95万/平方米,涨幅超30%。苏州市政府再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意见》,从土地、住房、金融等方面继续升级房地产调控政策。限购政策再度升级。将非户籍家庭购房从过去1年社保或个税缴纳限制提升为2年;将“新房3年限售,二手房5年限售”范围;从部分重点区域扩大到苏州市区;另外在土地和贷款方面也有加强。
2021年楼市如何?2020年,苏州在人才引进上也推出了强力政策,自去年5月1日起,本科可以直接落户,无需社保;年龄不超过45周岁,大专连续6个月社保就可以落户;年龄不超过35周岁,适用于苏州各大市行政区域,含各县市。人才引进虽对楼市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严格调控之下,苏州楼市在2020年基本维持一个平稳状况,甚至有部分区域呈现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20年苏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6294元每平方米,新房供应量为86851套,而成交套数仅为64649套,明显存在供大于求的态势。分析人士指出,苏州楼市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019年涨幅较多,2020年出现回调。近日,《苏州市区2017-2021年商品住房用地供地计划方案》,2021年苏州市区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确定为8390亩,其中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共确定为6200亩,吴江区确定为2190亩。计划实施中优先保障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其他政策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对比来看,2018年为6000亩、2019年6000亩、2020年8400亩,土地供应仍然处于高位。官方明确表示,统筹做好商品住房用地和政策性住房用地供应工作,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精准灵活运用各项调控政策措施,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要求落到实处。整体来看,2021年苏州预计依旧坚持“房住不炒”主基调,短期内“四限”政策不会出现松动,但预计会根据市场情况,从供给端或人才政策等方面出台补充政策缓解楼市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