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偷青”变成“偷菜” 变味的民俗 不要也罢
1、今天的正月十五,沽酒客在文章之前祝福各位朋友元宵快乐,正月十五结束,年就告一段落了,我们不管乐不乐意,都要进入新的征程,努力吧,牛年值得你我拼搏。
2、今天沽酒客想跟大家聊聊在正月十二到正月十五的一个民间习俗,这个是我唯一不支持和赞成的一个东西。因为这几年都变味了。它就是偷菜,其实民间叫法是“偷青”。
3、“偷青”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沽酒客也说不上来,因为很多民间习俗,流传很广,但是反而很难追溯它的出处。
4、不过从各个地方综合情况来看,都不是今天的偷菜变异。偷青虽然占了一个偷字,却充满了美好的祝福和期许。
5、古人称偷盗者为梁上君子,当然不是褒义,但是居然给君子二字,其实是希望行苟且之事的人有点良知和自律,当然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也说明并没有把“偷”拔高到正确的位置。
6、但是为什么这几天又给予一个“偷”字,还成为民俗的一部分呢?
7、其实所谓“偷”,是针对一些无关痛痒,又能够产生谐音寓意的小菜,浅尝辄止的方式,带来吉祥如意的兆头,如:偷生菜寓意“生财”,偷葱寓意“聪明”,偷西芹寓意“勤快”等等其实就是一种象征。偷青的人图吉利,被偷的人家同样觉得有好兆头,彼此心照不宣,传统里的“偷青”习俗,不仅寓意美好,而且有礼有节,人们只是象征性地“偷”一小撮,且大多会给主人一定的馈赠以示谢意,体现了朴素而真切的相互尊重、互惠互利、共享共赢理念,正因为如此,“偷青”民俗才得以一代代流传下来。
8、还有一种说法,元宵节其实是中国的情人节,但是古代和今天的区别在情感上没那么自由,原始社会又不是一样,而“偷青”其实是“偷情”,当然这个偷情不是那种违背道德的偷情,而是爱慕的男女,私下相会,并没有影响第三者背叛的说法。开春了嘛,男儿多情,女儿怀春,就是假装去菜地投点菜,其实暗语就是二人相会罢了。这也是“偷青”的另一个来历。
9、不过近些年,偷青的原始意义却荡然无存,完全被所谓的偷菜替代了,在泸州这几天你们仔细看看朋友圈,总有晒自己的战果。其他地区估计也有。
10、人家说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你说今天的人比过去的生活条件那是不算差了,一年四季大多数地方的人是不缺菜吃的。当然民俗里面聚会的东西,大家喜欢没有问题,但是它真正的含义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很多人也完全不理会,搞一套天怒人怨的东西出来,借着民俗的幌子过自己的贼瘾,还沾沾自喜四处炫耀,有意思吗?
11、有一部分人,一到这几天,精神头特别足,好像偷来的东西吃着特别香,人家有些人就是点到为止,而他们简直堪比蝗虫进村,寸草不生,把“偷青”变成“偷菜”,肆无忌惮地踩踏庄稼,是对民俗和菜地主人的不尊重,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善意和光泽。而且他们根本吃不了那些菜,不管从任何角度出发,就是一种扭曲的私欲在作怪。
12、君不见,这几天总有一些成群结队、袋装车载的人浩浩荡荡杀入田野,迫使主人不得不捍卫自己的菜地,弄出个“菜地保卫战”。
13、然而很多人无视劝阻一意孤行,无异于彻头彻尾的偷盗和抢劫,表面看是道德素养不济、秩序意识淡漠的表现,实际上是对他人合法权益的粗暴侵犯,是一种违法侵权行为,既有损公序良俗,又催生社会不安定因素,不仅应该受到道德谴责,情节严重者还应被依法追究、付出应有代价。
14、我觉得要是你自家菜地,商量好的倒也罢了,但是你要说学刘德一演的樊傻儿一般,那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15、沽酒客呼吁,民俗要有民俗的样子,不是一味开心为原则,以此为可以肆无忌惮的借口,没有章法,失去本味,不然这样的民俗不要也罢。别忘了,辛苦种地的人,没有义务给你提供快乐而自己承受痛苦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