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是什么(劳动价值论)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劳动价值论是什么,劳动价值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包括商品和劳动的二重性,而马克思在分析劳动价值论时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2、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起点--商品1,为什么从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3、”[①]《资本论》的逻辑固然要以资本作为中心范畴,但决不能把资本作为逻辑起点。
4、因为资本本身就需要论证和说明。
5、“资本,如果没有雇用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莫也不是。
6、”资本就会成为不可理解的具体。
7、因此,要揭示资本这个具体丰富的许多规定的全部内容,科学的方法就是按照商品-货币-资本这样的上升路线,从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出发,才能在后面的上升过程中把构成资本总体的各个环节和内部结构复制出来。
8、这就是马克思的研究从商品开始分析的原因。
9、商品作为分析劳动价值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资本论的起点。
10、2,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具有不可比较性。
11、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
1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等范畴,是马克思用来说明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质。
13、(1) 使用价值及其特点马克思分析使用价值是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的。
14、“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15、”[②]马克思提炼出来的使用价值的概念就是“物的有用性”。
16、这种有用性不是选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
17、也就是说使用价值必须以物体本身作为客体,没有那一种使用价值是独立于物而存在的。
18、所以,首先使用价值决定于商品体本身的属性。
19、其次使用价值同人取得它所耗费的劳动多少没关系。
20、使用价值的大小不是以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来衡量的,使用价值是对人的一种有用性,即个人对商品的满足程度。
21、比如梳子对没长头发的和尚就没有使用价值,而对长发的女生使用价值就比较大了。
22、再次,使用价值只在使用和消费中得到实现。
23、怎么知道一种有用的物是否具有使用价值呢?物品自身不会说自己具有使用价值,即使是某些商品标榜其具有,但是市场中还存在伪劣商品,而伪劣商品是没用使用价值的。
24、所以要说一种物有使用价值必须是在人消费和使用过程中证明确实有用。
25、但是商品市场中的每一件商品总不可能都预先使用,生产者是不会答应的,商品使用价值的这个特点也是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的原因之一。
26、最后,使用价值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27、商品是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因此使用价值就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28、马克思这样写到“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29、”[③](2) 价值价值是马克思在对交换价值进行分析后得到的一个概念。
30、他先讲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31、因此,交换价值好象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
32、”[④]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马克思分别从一种和两种商品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33、由此,马克思的出的结论是,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地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
34、交换价值所表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从交换的过程看来“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
35、”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一个属性了,即劳动产品。
36、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也就是把那些是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就不再是有用物。
37、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各种劳动的有用性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的人类劳动。
38、通过对商品的面纱的一层层剥离,剩下的就是它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马克思给它下了一个概念--价值。
39、“因此,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也就是商品的价值。
40、”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价值的本质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1、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2、价值量就是对价值多少的一个衡量标准,是指包含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多少。
43、人类劳动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不能准确的说明商品价值的大小,于是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就是成了最好的衡量标准。
44、不同的人生产同样的产品可能花费不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马克思说只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
45、“因此,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相同的价值量。
46、”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多少。
47、(3) 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48、“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49、在这个物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
50、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虽然是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
51、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
52、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
53、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54、”[⑤]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55、而劳动的二重性是首先由马克思批判地证明的。
56、马克思继承了斯密在“劳动一般”问题上的贡献,并且科学地阐释了这项研究之所以能在斯密那里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即:人们之所以能够对任何种类的劳动予以同样看待,并且确立劳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并不是聪明的人脑对由各种具体劳动组成的“具体总体”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而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劳动在现实中形成了一个十分发达的“总体”。
57、在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任何一种劳动已不再是支配一切的劳动,个人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特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说来只是偶然的形式,因而是无差别的。
58、劳动已经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现实中成了创造财富的一般手段,而不再是与具有某种特殊性的个人结合在一起的规定了。
59、就使用价值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来说你有意义的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
60、“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不是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61、”[⑥]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具体的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两个要素之一。
62、撇开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是抽象的。
63、抽象的劳动不是指生产何种有用的物,它是对商品本质的反映。
64、正如马克思说“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劳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
65、”[⑦]如上文中对价值的分析,抽象的劳动需要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劳动时间,“因此,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换,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66、”但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
67、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
68、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是生产使用价值。
69、[⑧]三,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理解劳动价值论中“价值”二字的含义及其理论的和实践的价值。
70、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虽然是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遗产的基础上得来的,但对价值概念的内涵却给予了极大的丰富和创新。
71、首先,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这就扬弃了斯密的“劳动一般”在形式上、内涵上的模糊性和局限性,而把一切形式的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都算在“劳动”范畴之内,保证了范畴使用的彻底性,扩大了“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
72、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
73、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
74、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75、[⑨]其次,马克思用“社会必要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组范畴独具特色地说明了他所理解的劳动价值论是如何确定商品的价值、又如何深刻地说明了商品交换中所蕴含的深刻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方法的。
76、在马克思看来,形成价值的劳动不是一般的劳动,也不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而是经过市场的选择被证明是社会所需要的、必要的劳动,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普通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7、这种界定不但说明了商品交换所依据的量的关系的决定、商品交换的性质,而且说明了价值的实现途径及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
78、四,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核心,对它的分析对于理解剩余价值论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79、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改造了劳动价值论,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