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频道 > 综合精选 >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总需求曲线)

导读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总需求曲线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大家好,今天小六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总需求曲线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作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2、这条曲线表明,通货膨胀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3、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4、 这就是说,在失业率低而通货膨率高时,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反之,在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率低,采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5、这样,可以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内。

6、 三种菲利普斯曲线: (一)表明三对经济变量关系的三种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有三种表达方式,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

7、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 菲利普斯曲线。

8、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A·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

9、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见图1中实线)。

10、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

11、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

12、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

13、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 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

14、“向左上方倾斜”,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为反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15、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16、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

17、萨缪尔森 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

18、这一代替是通过一个假定实现的。

19、这个假定是:产品价格的形成遵循“平均劳动成本固定加值法”,即每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平均劳动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比例的其他成本和利润形成的。

20、这就是说,物价的变动只与货币工资的变动有关。

21、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与上述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相同,只不过纵轴改为物价上涨率(见图1)。

22、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23、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

24、因此,这条曲线同样表现为图1中的曲线环。

25、 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26、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

27、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

28、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

29、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30、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31、在这一关系的研究中,经常不是直接采用经济增长率指标,而是采用“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或是采用“现实产出水平对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

32、这一“偏离”,表明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求的缺口和物价上涨的压力。

33、现实经济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由社会总需求所决定的产出增长情况,而潜在经济增长率则表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所能提供的总供给的状况。

34、潜在经济增长率可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正常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正常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另一种是指最大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即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时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

35、我们这里采用的是第一种含义。

36、这种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是:在以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为横轴、物价上涨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具有正斜率的一条曲线(见图2中实线)。

37、这条曲线的走向与第一、二种菲利普斯曲线正好相反。

38、这条曲线表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二者呈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正相关关系。

39、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涨率亦下降。

40、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随着需求的扩张,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涨率随之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随着需求的收缩,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物价上涨率随之下降。

41、这样,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左下方向右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见图2中虚线环)。

42、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右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

43、“向右上方倾斜”,说明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与物价上涨率为同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物价上涨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右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物价上涨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44、 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情况。

45、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

46、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